不需要替万柳少爷们担心

“万柳的墙,西宸的缸,霄八的顶,融创的湖,紫辰院的树,北平府的院子住着谁?”

隐贵不爱露富,但事关他们的蛛丝马迹,都会被放大。

上一次,是因为少年运球视频和背后那一幅4.2亿的画;这一次是因为京东拍卖上,一则中国信达的不良债权转让。

转让的,正是万柳书院开发商——北京赫华恒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46.95亿元的债权,抵押物是万柳书院里的75套住宅。

消息开始疯传,“顶级豪宅万柳书院,暴雷了,‘万柳少爷’的房,要被抵押拍卖了”。

但事情已经曝出一周了,迄今为止并没有出现万柳书院住户维权的信息。

是业主不急?还是确实没有被误伤的业主?

宣传已经售罄多年的万柳

现实还有这么多未售?

债权挂牌转让事件爆出后,坊间第一反应是:万柳书院居然还有75套房未售?

毕竟公开市场可查到的说法都是:万柳书院于2015年1月7日首度入市,销售均价为14.5万元/㎡。不到一周时间,万柳书院再度开盘,均价就整体上涨1万元至15.5万元/㎡,不久后即售罄。

这里就要解释一下了,顶豪放出的“售罄”消息,只是开发商愿意拿出来卖的房源售罄了,而不代表所有房源都售罄了。

毕竟,有些顶豪是用来囤的,不是用来卖的 。

地产资深老炮表示:顶豪的真正身份,从来都不是房产,而是资产。开发商往往会留下一部分优质房源,作为固定资产,在日后需要融资时再变现,或者当抵押物,以备不时之需,“北京东四环旁边的某顶豪项目,也是这样的操盘思路”。

套到万柳书院身上,万柳书院目前的开发商是北京赫华恒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它最初的股东为中赫集团有限公司、中赫置地有限公司、苏州好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三家公司此前分别持有赫华恒瑞98%、1%、1%股权。

2019年4月22日,上述三个原股东全部退出,转由中国信达旗下的中国金谷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全资入股。

捋一下时间线,背后的逻辑其实是:在2019年的时候,中赫集团把万柳书院的项目公司,抵押给了信达,以换取流动资金。

因为2019年正是中赫集团急缺钱的时候——2018年,中赫进军文旅领域,并作为主投资方,拿下2022年北京冬奥会配套项目,也就是位于张家口崇礼区的太子城冰雪小镇,项目总投资预计超200亿元。

当时,中赫集团借走的债权本金为37.5亿元。初略计算,则这75套豪宅当时的估价,平均每套售价为5000万。以其平均250平方一套的面积来算,均价为20万元/㎡。

75套房中14套已签约

富人要被割韭菜了?

万柳书院的定价,决定了它面向的客群,都是非富即贵。

也因此,当拍卖事件曝出后,有人发现,75套房源在北京住建委网站上,有14套显示已签约。

大家吃瓜心起:高价购买的房子要因为开发商还不起钱而被拍卖了?富人要被割韭菜了?

首先,不需要替他们心急,债权转让与产权转让,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债权转让代表中赫需要还钱的对象变更,而不代表房子马上会被拍卖,且这宗债权到期日为2025年3月,还有两年时间。

其次,地产壹线咨询律师后确认:《民法典》第406条规定了带抵押转让的新规则,有抵押的不动产也可以办理转移登记手续,原抵押权继续有效。

即有抵押的房子是可以网签的。

甚至,在可“带押过户的城市”,只要征得债权人和新购房人同意,还可以二次交易。

当然,律师建议最好还是不要买这类房产,这道理富人一定也懂。

在与多位地产老炮交流后,大家又大胆祭出了另一种想法:有没有可能,这签约的14套,其实还在中赫手中?

2017年上半年,北京楼市进入“限购、限贷、限价、限售、限商”的“五限时代”。

当年北京市批下的最高预售价,为8月时取得预售制的中骏天宸,单价13.5万元/㎡。

而后,北京的新房预售价就仿佛有了“隐形天花板”,一直到了2022年,才有恒基·天汇以13.9万元/㎡再刷新高。

虽然早已经取得预售证的万柳书院,并不受到这几年的批价限制,但在一众“限价房”里,万柳书院的成交,势必还是会拉高整个区域,甚至整个城市的成交价曲线,不可能再复刻一周涨一万的高光,只能保持原有预售价出售。

但如果内部先认购买下,后续再当做“二手房”出售,就属于个人行为,不受“新房成交价格限制”。在“已无可售房源”的顶豪光环加持下,能获得更大的收益空间。

只可惜,中赫或许还没有熬到转手,就又赶着打包融资了——

据《地产营销人》公众号的统计,2018年万柳书院一共成交了15套,均价15.9万元/㎡。其中,有14套都是在12月成交的。

这个密集度,不免有些集中。且更为巧合的是,数字也是14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