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助3电影仅周处除三害有回收 台中副市长:不以赚钱为目的

台中市议员张芬郁(左起)、陈俞融、陈淑华、陈雅惠3日进行教育文化业务联合质询。(陈淑娥摄)

台中市影视发展基金会为鼓励影视人才创作、扶植台湾电影产业进而提升电影制作环境,订有「奖励电影事业计划」。市议员陈俞融3日质询指出,近来因《周处除三害》在大陆爆红,台中市新闻局大肆宣传有回收,但其余两部没有收益却只字不提。副市长郑照新表示,奖励金是以支持产业为主,不以赚钱为目的。

市议员陈俞融表示,台中市影视发展基金会订有「奖励电影事业计划」,每年编列500万预算,从2021年起至2023年4月底,市府3年来投资5部电影,除了两部未上映外,仅1部《周处除三害》有回收,市府就开始大肆宣扬,但却只字不提两部没有收益,补助成效差,等于6成6未回收。

其中2021年花400万补助电影《失能少年》,票房仅82万,不但完全无法回收投资金额,且该片全片有超过80%场景都在高雄发生,台中市补助失去初衷;而2022年除补助《周处除三害》外,还补助《车顶上的玄天上帝》,明明票房全台有1200万,超过当初补助金额却未回收。

新闻局长栾治谊表示,奖励电影事业出发点不是以回收投资为首要目标,以市府投资《周处除三害》的金额能得到各界回响,对台中市已值得。至于部分电影未回收,因为要扣除该电影所有支出成本,才会决定是否启用回收机制。

陈俞融也说,依文化部统计,台中为全台第二大票房城市,但却未获相应艺文资源,台中流行文化及艺文活动缺乏,从金马奖典礼2008年最后一次在台中举办,距今已16年,而金钟奖、金曲奖典礼更未曾在台中举行,实在有愧于文化城美誉。

陈俞融建议,可利用北区现有廊带空间,重振台中流行文化及艺文活动,积极与台体大协商,优先将长期闲置的文英馆、中兴堂纳入活化范围,并结合附近商圈进行整体再造,打造台中流行文化博物馆群,摆脱台中老气、缺乏文艺、流行活动的印象。

市议员张芬郁则提出,市府投资近8亿在雾峰兴建中台湾影视基地,地方期待影视产业人才从小扎根;但据新闻局成效报告,影视基地开办4年,累计办理人才教育课程53梯次、1319小时、参与人数4436人,换算后每人17.8分钟,却声称可「厚植在地影视人才实力」,新闻局应善用该基地,落实为台湾培育影视产业人才,发挥中台湾影视基地存在的价值。

副市长郑照新表示,奖励金以支持产业为主,不以赚钱为目的,奖励金的回收是基金会的鼓励机制,鼓励除了在艺术创作外,也可以往营利方向前进,重要目的是支持电影产业,并且支持产业跟台中故事做结合。

新闻局指出,依据财团法人台中市影视发展基金会奖励电影事业相关办理原则,凡在台中拍摄、与台中城市故事有关,或能行销台中之作品均可申请补助,此为共好机制,台中与电影产业站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