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眼观两会】金李委员:持续优化国家级养老金个人子账户
中新经纬3月5日电 题:持续优化国家级养老金个人子账户
作者 金李 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
中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第三支柱包括个人养老金和个人商业养老金融业务。一年多来,个人养老金账户试点发展较快,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个人开户积极,但缴存犹豫。截至2023年3月底,开立养老金账户人数已达3038万,但实缴比例低(31%),实缴额度小(人均2022元),仅大约1/3的实缴用户购买了产品。二是税收激励范围和力度有限。一方面,大量无需缴税的群众无法享受激励(目前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人口约1亿)。另一方面,对于部分接近退休年龄及中等以上收入群体,现有税收优惠对于保障老年生活水平作用有限(对于个人年收入低于10.8万元的群体没有税收优惠效果;对于其他群体,税收优惠额度占年收入比重均不超过1%)。三是当前的模式缺乏退出机制,封闭期过长(按目前规定,仅退休、完全丧失劳动力、出国或出境定居等情况才可以领取),而部分人担心在封闭期遇到急需用钱的困难。这也是只开户而不存入资金的一个重要原因。四是尚未充分调动企业力量参与。五是目前个人养老金融产品主要集中在低风险、短周期领域,收益率偏低。
发展第三支柱将承载弥补养老金缺口和助力资本市场发展的双重使命。养老金是天然的耐心资本,加之体量庞大,可以成为资本市场中重要的压舱石。建议:
一、优化现有个人养老金试点。可以参照国际经验,鼓励有条件的群众在免税额度之上多缴存,对超出部分免除部分税费或提供其他优惠,既提供一定激励,又保持对收入差异的合理调节。对于大量不缴税群众直接提供补贴,比如基础补贴、儿童津贴等,或提供一定缴费比例的补贴,国外已有成功实践。
二、增强制度弹性。允许群众急需时随时取出,只需支付少量合理的管理费,或者允许群众在急需时以个人缴存为抵押,申请低息贷款。
三、借鉴企业年金模式。一方面,通过国家给企业税收优惠方式和企业共担成本,在企业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通过企业配比提高个人缴存意愿。比如员工自愿存入不超过8%的工资收入,单位配比4%,同时获得相应的企业税收抵免。另一方面,允许尚未设立企业年金的单位以较低成本参与国家设立的“共同企业年金”计划,交由有资质的机构管理,惠及更多中小企业员工、兼职及转换工作人员以及灵活就业人员。此外,打通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金之间的转账通道和税收优惠通道,提高企业为员工设立年金计划的积极性,进一步打通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
四、以完全市场化的模式设立国家养老金的个人子账户。允许群众自己管理,也允许交给专业机构,同时可以设置若干定投组合以供选择。这样兼顾国家养老金的规模体量优势和个人对自己账户的灵活掌控,做到养老靠自己,不吃大锅饭,从而提升居民缴存意愿。
五、国家采取措施适当提高收益率并降低投资风险。在选择长期存款时,可考虑参照银行大额存款,在利息上给予适当补贴以提高收益率。同时允许专业管理机构适量配置投资周期较长,但是预期回报更高的金融产品,特别是支持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和养老产业的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在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大量社会资本的同时,也使得经济增长的红利惠及千家万户。对于万一出现长期投资亏损的情况,可参照美国养老福利担保公司,由政府免费提供的养老金保险进行托底。(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张芷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