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四方对话与美联合军演 印度低调不刺激中国
「四方安全对话」成员国美国、日本、印度和澳洲领袖20日在日本广岛七大工业国集团峰会举行场边会谈。(图/路透社)
印度在冷战时代实行不结盟外交政策,近年来加入美日澳的四方安全对话,与美国进行联合军事演习,同时参与俄罗斯、中国主导的金砖国家与上海合作组织,有意走出自主外交路线。
1950年代,印度刚脱离英国统治独立不久,作为发展中国家,为了在美苏冷战期间求生存,首任总理尼赫鲁发想出不结盟(non-alignment)概念,认为印度不应插手他国争端,除非与己身利益有关。
尼赫鲁(Jawaharlal Nehru)也认为,在国际事务上,除非印度强到足以影响结果,否则就不应干预,这样的思维一直影响印度的外交政策。
然而,2020年6月印度与中国关系因边界流血冲突陷入紧张,长年依赖的安全伙伴俄罗斯又深陷俄乌战争的泥淖,甚至可能沦为中国小弟,外界认为印度开始与美国越走越近,包括参与诸多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军事演习,以及与美国共同研发国防设备。
印度是否已抛弃不结盟政策而向美国靠拢?印度智库「中国分析及策略中心」(Centre for China Analysis and Strategy)研究员夏海娜(Namrata Hasija)不这么认为。
夏海娜向中央社表示,印度与美国走得近,不代表印度改变外交政策。她强调:「当符合印度的利益时,印度可以靠美国近一点,但印度不是美国的盟友,我们有自主外交政策。」
夏海娜说,印度加入「四方安全对话」(Quad)只是为了联手限制中国,「这是理念相近国家之间的伙伴关系,而非像北约一样的结盟」。
曾在台湾留学的夏海娜补充,当全世界都在谈论台湾时,很少人注意到中国早就对印度下手,包括2017年的洞朗(Doklam)对峙、2020年的加万谷(Galwan Valley)冲突、以及2022年12月的扬子(Yangtse)交火,在俄罗斯国力被削弱之际,印度需要新的战略伙伴,美国正是印度当下所需(need of the hour)。
也有人观察到,印度对中国的态度近来似乎软化,隔空对呛情况减少,中国外交部长秦刚与国防部长李尚福分别到印度参加20国集团(G20)和上海合作组织(SCO)会议。是否意味印度也开始在美中之间摆荡?
印度弗莱明大学(Flame University)社会科学系副教授刘奇峰向中央社表示,印度没有在美中之间摆荡,印度最近在大局上没有直接挑战中国,主因是印度现为G20轮值主席国,不想挑起不必要纷争,以免影响G20会议与计划的顺畅进行。
他认为,印度对中国并没有实质上的让步,且印度与美国的军事交流、后勤补给与情报共享等合作,都在持续低调进行中,印度参与Quad的态度也更加坚定。
随着国际情势从冷战的两大阵营转向多极化,以及印度国力上升,印度政府近年逐渐以「自主外交」取代「不结盟」,但俄乌战争爆发后印度不选边的作法,仍可看出强烈的「不结盟」影子。
刘奇峰最近在课堂上出了一道模拟题,题目是「中国若攻东沙岛,印度该怎么做」,结果有一组学生的解决方案是不能让美国使用印度机场,应劝说周边小国提供机场给美国使用。这显示「不结盟」思维在印度人心中根深柢固,「不得罪任何一方,这是印度人的性格」。
也因此,印度同时加入俄罗斯与中国主导的金砖五国(Brics)、上海合作组织,以及美国为首的「四方安全对话」,并在与美国进行联合军演后,转头增购俄罗斯石油、宣布与俄罗斯洽签自由贸易协定,就不那么令人意外。
知情人士透露,是否维持不结盟或不选边的策略,印度政府内部已展开辩论,有一派认为现行外交策略短视近利,恐伤印度长远利益,另一派则认为印度还不够强,仍应广结善缘、明哲保身,这个问题的答案只能留待时间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