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农年均收入增加了3万元
南昆山位于惠州龙门县,毗邻广州增城和从化,森林覆盖率达93.95%,生态资源得天独厚,形成了山、水、林、石、瀑五大特色景观,素有“南粤大氧吧”“北回归线绿洲”“植物资源王国”美誉。
近日,惠州市龙门县委宣传部组织媒体深入南昆山腹地调研。南都记者获悉,当前,南昆山生态旅游区把实施“百千万工程”作为释放发展潜能的突破口,通过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深入挖掘典型生态资源的特色和优势,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推进茶旅产业链建设,瞄准打造国内一流旅游度假区的目标,不断推动旅游产业提质升级。
这里的高山毛茶饮用后不影响睡眠
南昆山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不含咖啡碱、富含可可碱的毛茶。这种毛茶产于南昆山海拔600米以上的高山云雾处,当地群众称之为“百岁茶”,这是一种可供饮用和药用的珍稀茶叶资源品种,南昆山人长期喜欢饮用此茶。
中山大学著名植物分类学家张宏达教授认为,南昆山毛茶中生可可碱代替了部分咖啡碱,饮用后不会影响睡眠,此外还具有清热解毒、清血脂、稳血压、降血糖等功效,是当地特有的天然无咖啡碱的珍稀茶叶资源。
据悉,中山大学生物系自1982年至1987年,先后在广西、广东、云南、贵州、湖南、四川等野生茶树植物重点分布地区,采集了上千号标本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发现只有南昆山毛茶不含咖啡碱,只含可可豆碱,被视为世界珍稀茶叶品种。
毛茶制作传承人、南昆山下坪社区水口居民小组村民张伟辉告诉记者,他是山中第三代茶农,南昆山毛茶的传统做法,是在清明时节寻摘茶树叶片,经去涩、炒干、搓揉,制成茶品。但这种传统工艺制作后的南昆山毛茶有一个弊端,如果不是放置七八年以上的陈茶,泡水后入口比较苦涩,很多顾客不喜欢这种口感。
为此,张伟辉用“绿青改红”的方法,在保留南昆山毛茶原有品质的同时消除了入口的苦感,制作了除毛茶绿茶以外的红茶、白茶两个茶品,获得了市场的认可。每年清明至谷雨十余天,张伟辉就能够生产1000多斤干茶。除了经营茶园和茶坊,他还开设了民宿,日子越过越红火。
让小小的茶叶成为群众增收“金叶子”
4月13日,以茶兴业聚焦“百千万工程” 茶旅融合助力高质量发展-南昆山第二届毛茶文化旅游节在南昆山开幕。来自各地的茶界专家学者、茶企代表等近200人齐聚南昆山毛茶文化体验营,解锁茶旅融合助力“百千万工程”新思路。
“南昆山毛茶是文化之茶、生态之茶、富民之茶,诚邀大家走进龙门、走进南昆,在品茗论道中,静心凝神,品味茶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龙门人民的炽热淳朴,品味大自然的道韵醇香。”龙门县副县长张新文在致辞中介绍,近年来,南昆山结合丰富的毛茶资源,打造形成了以山水慢游、茶园风情、非遗传承、采茶食茶相融合的发展模式,让小小的茶叶成为群众增收路上的“金叶子”,让群众共享茶旅融合发展带来的红利。
活动现场,与会领导和嘉宾共同为活动启幕。活动还表彰了4名南昆山匠心种茶人、制茶传承人。近20名企业家参加了年份毛茶的竞拍,六款珍贵毛茶共拍出了13.4万元。
南昆山生态旅游区党委委员丘莜介绍称,南昆山通过打造“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以联农带农进一步把南昆山毛茶做优,把品牌做响,把茶产业做强做大,努力推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来自中央、省、市媒体的多家媒体也到南昆山开展了茶园实地采风活动,为此次毛茶节的成功举办造势宣传。
据南昆山生态旅游区管委会书记谭炳阳介绍,接下来,南昆山将抓住独特的地理资源和生态资源,不断探索“森林+旅游”“茶旅融合”等新模式,常态化开展南昆山毛茶文化节、兰花文化节、南昆山赛车嘉年华等活动,打造文旅IP新形象,不断提升“南昆山”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以“小规模、大群体”发展模式构建茶产业集群
据了解,南昆山除了把毛茶产业作为“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重点产业打造,多措并举提高茶产业综合效益,以毛茶体验营为核心带动合作社、茶农增收致富。还通过打造专属IP、完善包装设计、推行标准化种植、采摘、加工,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推动产业链向村集体和农户延伸,以“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模式构建茶产业集群,努力办好毛茶节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全区茶农年均收入增加了3万元。
目前,南昆山以“林—茶—游”为主题的“一村一品”森林+旅游发展模式已逐渐成熟,毛茶产业也成为南昆山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在“百千万工程”的推动下,南昆山毛茶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茶农们的腰包鼓起来了,相应地开设和经营民宿和农家乐,村集体经济也随之壮大。如当地二坑村通过发展毛茶种植产业,引领16家民宿集聚,形成民宿集聚区,并带动周边茶农103户,40余名妇女就业,年均增加村民收入1万元以上。
如今,南昆山毛茶已经成为龙门县十大特色农产品之一,并入选“惠州手信五十强”和“龙门县十大旅游手信”。数据显示,通过发展毛茶种植和旅游民宿产业,近年来南昆山人均收入持续增长,人均年收入3万元以上,有些村民年纯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毛茶产业成为了富民强村的重要支柱之一。
让“森林+”成为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模式
漫步南昆山中,翠竹绿林连绵起伏,清澈小溪潺潺流淌。到山间散步“洗肺”、入住精品民宿、品尝地道美味……近年来,南昆山成为不少粤港澳大湾区游客的假期打卡地。
南昆山是广东省民宿最早的发源地之一,依托其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众多民宿客栈投资人慕名而来、开办民宿。在茂林翠竹的掩映之下,一栋栋风格各异的民宿与青山碧水融为一体,其内部设施也依据不同消费需求而各有特色,吸引不少新老游客专程前来体验“民宿游”。
南都记者走访获悉,南昆山已形成高中低兼具的民宿产业集群。在此基础上,南昆山将继续发挥村企合作优势,高标准规划设计,集中资源打造营地休闲、特色民宿、森林度假、文化旅游、农业观光特色主题示范村,实现“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在民宿带动下,旅游产业成为了南昆山经济发展的支柱。依托大湾区内稀有的生态资源优势和高端客源优势,当地已经形成一定的康养度假氛围,是省内知名的度假旅游目的地。
谭炳阳在媒体座谈会上表示,接下来,南昆山将大力培育森林旅游业态,推动森林旅游向观光旅游与森林康养、森林体验等多业态并重的方向转变,让“森林+”成为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模式。目前全区正在凝聚多方力量,抓住独特的地理资源与生态资源,瞄定打响“南昆山”品牌的战略方向,打造文旅融合新业态,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本版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黄海林 通讯员龙门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