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了的smart,能否成功蜕变?

2020年,是尤为深刻的一年。新冠疫情的爆发,的生活改变了。2年时间已过,疫情仍在反复,而汽车行业却迎来了百年未有的变革,电动化成为了主趋势。新能源市场销量持续两年快速增长,明眼人都看得出新能源领域有蛋糕可分。在这样的背景下,smart品牌进入了新能源赛道。

我们

品牌革新是必然的

作为一个轻奢的豪华品牌,smart在中国市场还是有点名气的,向来以小尺寸、小排量等特点成为部分城市白领的目标。但如今随着纯电微型车的大量涌现,一方面受到价格的冲击,另一方面在新能源趋势的推进下,smart如果按照之前的线路去发展,显然行不通。

更何况,如今的smart不再是“孤身一人”,自2019年开始,戴姆勒与吉利正式成立公司,股比一人一半,品牌革新的旋律其实早已响起。

吉利与戴姆勒的结合,形成了互补。奔驰很难将精力全部专注于smart,毕竟奔驰在电动化领域也正忙于EQ系列的发展,而自主品牌吉利其实在电动化领域已有一定的底蕴,并在智能化方面有不俗的表现,所以对smart的电动化、智能化有很大的帮助,加之在出口板块已有多年的经验,结合上戴姆勒的豪华设计氛围,两者一拍即合。因此,如今smart整车设计由奔驰负责,整车研发制造则由吉利负责。

最明显的变化就是,smart精灵#1(参数丨图片)的设计元素有奔驰的影子,内核则基本吉利SEA浩瀚架构打造而来。最近卖得火热的极氪001同样也是基于吉利SEA浩瀚架构打造而来,从极氪001便能大概感知SEA浩瀚架构的实力。

在红海中找一片蓝海

smart手两张王牌,一张是头部自主品牌吉利,一张是头部豪华品牌奔驰,产品颜值、技术毋庸置疑,但关键更在于品牌定位。

在这次市场的骤变中,新能源市场已基本形成两极分化。一边是以宏光MINI EV为代表的10万内微型车纯电市场迎来大爆发,另一边则是以Model 3为代表的20-30万纯电轿车市场迎来畅销。

众所周知,smart算得上微型车的鼻祖,在全球累计销量也超过了200万辆,于中国市场更是获得了15万忠实粉丝的拥趸。假若smart仍墨守成规,走回微型车路线,极大可能难以破局,毕竟目前微型车市场已十分“内卷”,加之真正进入电动化赛道较晚,贸然去抢占20-30万的纯电轿车市场,smart也未必能脱颖而出。

如何在红海中找一片蓝海,是smart的必选命题。当然,smart也相当smart,在电动赛道中找到了新路线——由小变大,由燃油变纯电,瞄准了20万级的SUV市场。

不久前,smart精灵#1正式上市,定位小型SUV,售价区间为18.16-22.66万元。纵观整个电动车市场,smart精灵#1基本没有什么竞争对手,18-25万元电动SUV市场的产品有大众ID.4系列、零跑C11、埃安V、ID.3、唐EV、本田e:NS1等车型。要论格调,smart精灵#1则有着不错的优势。

当时smart精灵#1预售前已有不少业内人士预测其价格,大多人认为smart精灵#1的起售价在25万左右,但这款定位小型SUV却有着紧凑型SUV尺寸的smart精灵#1,其最终的起售价只为18.16万元,可以说出乎意料,但这恰是它的巧妙之处。

向全球出发,创模式

直销

另值得注意的是,smart的整车研发制造由吉利负责。这意味着自主品牌的制造能力、技术高度与深度,都获得了国际汽车巨头的认可。更重要的是,smart所瞄准的市场已不再是欧洲,也不再只是中国,而是全球。

目标战略很大,零售模式也很新颖。品牌焕新后,smart提出了直销代理模式,通过D2C直销模式保证用户的权益。对于B2C,或许不少人都听过,那D2C呢?smart表示,用户的体验将成为核心业务,其中将采用一系列数字化技术提升运营效率,且品牌方将掌握销售权、自持车辆库存,以保证价格统一、透明以及稳定。用户购车,品牌方直接交付车辆,但后续的销售体验与售后服务交至合作伙伴。

这就是smart所推出的D2C直销模式,与造车新势力的直营模式有相似,也有不同点,但目的都是为了更透明化、更数字化,以保证用户权益以及带来不同的服务体验。

汽车网评:smart已不再是smart

“smart已经长大,明日的征途是星辰大海。”smart品牌全球公司CEO佟湘北如是评价,可见他对smart品牌焕新后的前景给予了不小的期望。而从smart精灵#1这款车型来看,smart依然保留着那份轻奢的格调,可满足那些追求精致生活的消费群体,结合它的定位、起售价,甚至是市场竞争对手,可以预估smart精灵#1会有不错的竞争力。

尺寸由小变大,从油车到纯电车,从国际技术到中国技术,从中国市场到全球市场,等等的这些变化,都可看出smart已不再是smart,而是一个重新审视过市场的sm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