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共商协同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第六年,区域融合与协同发展正在不断走深走实。

6月5日至6日,2024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浙江省温州市举行。会议以“谱写长三角一体化新篇章,勇当中国式现代化先行者”为主题,全面总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特别是近一年的工作成效与经验,深入分析新形势下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使命、新任务。

6日上午,第六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下称“论坛”)举行,长三角首次联合发布一体化发展实事项目清单,此外三省一市签约十项长三角合作项目、首批12个长三角创新联合体成立;在5日举办的长三角企业家联盟会议上,第四批共5家长三角产业链联盟授牌,长三角产业链联盟数量扩充至19个,超过半数聚焦新质生产力。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聚拢要素是关键

“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原动力,也是产生内生动力的核心。”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区域发展研究室主任、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秘书长宗传宏对第一财经表示。

数据显示,长三角地区研发投入强度达3.23%,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近0.7个百分点;每万人拥有研发人员76.2人年,是全国平均水平的近2倍。

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聚拢要素是关键所在。宗传宏表示:“区域内生动力的获得除了科技创新外,还需要通过诸多要素的集聚和联动,对科技创新产生巨大的支撑作用,继而不断提升新质生产力。”

宗传宏称,长三角区域内的创新活动除了科技创新外,更重要的是利用科技创新平台将资金、人才、信息、文化、基础设施、市场、社会等各层面、各领域的要素更加紧密、有序地集聚起来,并不断深化相互间的“化学反应”,进而形成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新质生产力。

上述座谈会指出,要聚焦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着力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营造更具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深入推进数字长三角建设,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上率先探路、勇挑大梁。

6月6日,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联合江苏省科技情报研究所、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安徽省科技情报研究所共同发布《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2024》(下称“报告”)。报告以提升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策源力、支撑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为评价对象,构建了5项一级指标、20项二级指标的指标体系。

报告显示,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从2011年的100分增长至2023年的267.57分;2018年以来,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年均增幅达9.26%,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迈向新阶段。具体来看,5项一级指标中,成果共用指标增幅最大,资源共享指标次之,增速第三的是产业联动指标。

报告课题组成员、上海市科学研究所统计评价研究室主任张宓之告诉第一财经,目前,长三角创新人才量质双升,R&D人员全时当量13年间从73.84万人年增长至198.35万人年,年均增速达8.58%,高于同期全国7.89%的年均增速,占全国R&D人员全时当量的近1/3。

同时,长三角科研合作不断紧密。长三角科研合作网络密度升至0.74,在近年趋于稳定的趋势下,提升了0.04,形成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苏州等大城市为核心圈层,镇江、徐州、无锡、宁波、温州等城市不断趋近核心圈层的长三角科研合作的共同体。聚焦材料化学等基础学科和生命科学领域,长三角加速协同开展科学前沿突破,科技创新联合攻关项目加快实施,推动产业经济效益增长。

上述12个长三角创新联合体覆盖了航空制造、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

但也要看到,新质生产力的跨域发展,中小微企业的转化需求迫切。“中小微企业的发展也会涉及关键技术甚至‘卡脖子’技术,而且成本可能更低,效果更好。因此,在重视大型攻关项目的同时,也要重视中小微企业的科技创新。”宗传宏说,但需注意,中小微企业的技术成果往往转化周期长、不确定因素多、成长风险大,这需要更加专业的服务机构“与之同行”。

此外,宁波市社科院(社科联)党组书记、院长(主席)傅晓告诉记者,要推动长三角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还需要解决资金、人才这两大问题。“这意味着,我们的政策机制需要进一步向资金匹配、人才培养的角度发力,长三角聚集了全国五分之一的‘双一流’高校,一体化机制可以畅通科技、人才、教育良性循环。”

对于新质生产力的跨区域配套,傅晓表示,这需要长三角区域内的经济技术开发区、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及各类科创产业园区发挥领头和示范作用,甚至是将科技创新作为现阶段的主要任务。

“无论是联合攻关项目、创新共同体还是重大科研工程的实施,其本质是在区域协同创新的模式下,进一步打破三省一市在行政编制、行政边界上的限制,以更好地促进资源的优化组合。同时,协同创新的模式也为统一大市场的建设提供了强劲动力,比如跨域市场监管体制、协同工作机制等,均有利于促进长三角制度与规则的一体化。”傅晓说。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试验田”和“推广站”

上述座谈会指出,要聚焦打造双循环战略枢纽,积极推进高层次协同开放。携手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共同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推动区域市场一体化发展,增创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

长三角一体化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试验田”和“推广站”。宗传宏说:“近年来,上海自贸区、长三角生态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G60科创走廊等先行先试点相继按下向全国推广、复制的快捷键,也积累丰富的对外辐射的经验。”

宗传宏对第一财经表示,上述论坛发布和签约的项目分为三种类型:第一,是以构建面向市场的创新模式为导向,比如12个长三角创新联合体、19个长三角产业链联盟,他们均是由龙头企业作为发起单位,这与以往政府、高校、协会等牵头的模式有所不同,充分考虑到企业在市场中“春江水暖鸭先知”的作用,将成果转化直接与市场化对接,并通过全国产业链的配置。

第二,是以完善关键领域工作机制为导向。10个重点领域合作事项覆盖交通、物流、金融、电力和航运贸易等领域,这些都是跨区域市场层面一体化发展所急需提升的部分,也往往涉及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高标准建设。

第三,是以百姓体验感为导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事项目清单的10方面内容覆盖跨省医保、养老服务、轨道交通、食品安全、换电桩等,都是百姓最为关心的跨域社会问题,这对完善安全、稳定且高质量的统一大市场建设有重要意义。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曾凡银告诉记者,区域市场一体化发展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基本要求和重要路径。长三角地区作为全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其率先作为能够以点带面地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再进一步推进包括规则、政策、标准、监管等领域在内的制度建设。

曾凡银称,比如,12个创新联合体的发布集中了大科学装置、大科技攻关、大数据共享、大人才集聚等优势,形成“大科创”和“大产业”协同并进,这也使得跨区域科创合作不断深化,科创要素不断集聚,进一步加速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效能释放,激发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内生动力。

再比如,10个重点领域合作项目签约既有三省一市政府层面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也有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等多主体发挥交叉融合作用,这对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部门分工、专业化、协调机制有一定帮助。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表示,长三角各地要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及时清理、废除各地区含有地方保护、地区分割、行政壁垒等妨碍区域市场一体化和公平竞争的政策,审查可能涉及歧视性的准入、退出条件,修订限制商品服务、要素资源自由流动的显性或隐性制度。通过公开涉企优惠政策目录等形式,增加政府政策的透明度,破除地区分割和行政壁垒,强化第三方跟踪评估,及时督促检查,努力在区域市场一体化上取得新突破,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发挥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