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照难题 日作家:日杀人案逾半凶手是亲属

长照杀人、近亲杀人案的社会现象,逐渐受到关注。此为示意图,非当事人。(本报资料照片)

宪法法庭日前进行死刑辩论,引发废死议题热烈讨论,而长照杀人、近亲杀人案的另种社会现象,也逐渐受到关注,最近国内外有不少关于长照、近亲杀人题材的著作,包括日本作家石井光太的《近亲杀人》、NHK的《我杀了我的家人》、台湾媒体人胡慕情专访女死囚林于如的《一位女性杀人犯的素描》都揭示难以逃避的社会问题:看似与犯罪无关的家庭成员,亦可能成为凶杀案当事人。

石井光太花费6年时间,根据法庭资料统计,近几年日本杀人案约800至900件;然而发生在家庭亲属间的杀人案件数竟高达4、500件。各大媒体报导的随机杀人、少年犯罪、剧场型犯罪等偏激的杀人案,未必能完整呈现日本凶杀案的特征,因为超过一半的杀人事件是发生在亲属之间,且大部分都不会被详细报导,他认为有鉴于此,更应该聚焦思考惨案背后的原因。

石井光太以7宗发生于家庭内的凶杀案例,指出弃养、虐待、高龄与精神病照顾等难题,凸显了杀害家人背后的复杂与沉重原因。

另日本NHK「照顾杀人采访小组」整理采访,为照护高龄者所苦、最终演变成杀害家人的当事者,探究他们跨越那条界线的原因,在迈向超高龄化社会的同时,也要为「照护离职」、同时看顾两人以上的「多重照顾」等状况寻求对策。

台湾判死刑定谳的女死囚林于如,2009年间年仅27岁的她,被控谋杀自己的母亲、婆婆和丈夫,被媒体称为「黑寡妇」、「惊世媳妇」,胡慕情采访林于如案相关人士后,也试图在女性情杀、财杀等谋杀动机外,探究她们成为加害者前是否曾是家暴、性侵的受害者,也试图梳理这样看似「一个人」的个案,会不会是「每个人」的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