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掀聊天机器人专利热 台60件大落后
AI聊天机器人。(美联社)
ChatGPT热潮席卷全球,引发全球AI聊天机器人争霸战。根据经济部智慧财产局统计,至今年2月为止,台湾目前共有400件「自然语言处理」专利申请,但「聊天对话」仅有60件,未见有出突出案例,表现平淡。随着ChatGPT爆红,该局认为,台湾可朝AI聊天机器人的应用面发展,像是开发「AI业务助理」就很有机会。
除美国OpenAI外,Google的Bard、中国百度的「文心一言」都在试用或即将发表,台版「ChatGPT」前日也有联发科和中研院、国教院宣布,开发的全球第一款繁体中文语言模型供下载。
但智慧局专利统计,AI聊天机器人的技术核心「自然语言处理」上,目前国内大约有400件申请案,多是与「线上客服」或「翻译」有关,「聊天对话」仅约60件。
技术面外,聊天机器人应用面的专利申请,统计则有200件左右,是自2017下半年开始才有明显提升,每年约30至40件,主要是用于「行销」及「交易」。
智慧局科长吴科庆指出,在ChatGPT出现之前,商业用的聊天机器人仅是堪用,因此相关专利不多。台湾AI聊天机器人应用也多还是在初阶,集中在电子商务、客服应用上。
客服目前以中华电信申请比较多,银行方面,如中信银也有智能客服小C,大家会用的LINE天气预报、微股力等聊天机器人也是。
至于自然语言处理上,还是以学术机构、大型企业在申请,但没有特别突出的申请人或案件。
国际竞争上,大陆早就在ChatGPT之前就掀起人机对话专利申请,至少有400项相关专利正申请中。吴科庆说,聊天机器人热潮是这两个月内的事,如根据世界智慧财产权组织(WIPO)统计,中国大陆在AI聊天机器人专利上,申请件数居第一,其次是美国、韩国,之后才是日本与欧洲。但他强调,虽大陆企图心最强,但量大不代表质精,美国在技术上还是领先。
从专利上看,台湾在AI聊天机器人基础技术上未见突出,吴科庆认为,聊天机器人要做到像ChatGPT那样,需投入百亿美金,我国想追上并不容易。
因此他指出,台湾应朝应用面努力,利用目前或未来的聊天机器人技术,思考如何在业务中,开发出企业自己的「AI业务助理」或「AI客服机器人」,目前已有看到电子商务领域在这方面提出专利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