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揭穿赖清德“谋独媚外”的丑恶嘴脸
10月25日是台湾光复79周年纪念日。台湾光复、回归祖国理应是两岸同胞大书特书、共同庆祝的喜庆之日。岛内很对党派、社会团体也因此纷纷举办庆祝活动。然而,在这样重要的喜庆之日,以“务实台独”自居的赖清德,不仅对这么重要的喜庆日子避而不谈,相反,却蓄意歪曲两岸历史,通过歪曲历史来刻意营造所谓的“民主对抗威权”的虚假叙事,强调台湾所谓的“独立史观”,这些言行一方面确实能反应赖清德“务实台独”的真切本质,另一方面也反应了其“谋独媚外”的丑恶嘴脸,理应受到两岸所有中国人的共同唾弃。
台湾光复标志着台湾回归祖国,结束了其此前被异族统治和奴役的日子,是台湾居民身份认同“归位”的标志。在光复之前,台湾先后被荷兰和日本所奴役,此种奴役,不仅导致国家统一出现裂痕,在台湾同胞的身份认同上也带来了历史伤痛,是台湾同胞不愿面对、不忍心提的历史疤痕。所幸的是,经过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最终战胜了日本侵略者。两岸同胞共同争取祖国统一的努力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支持。《开罗宣言》规定了台湾应归还给中国,正是此种支持的具体表现。《波茨坦公告》第8条在强调《开罗宣言》之规定必将实施前,特意在第5条中强调:如下规定为日本投降之条件(terms)。“条件”是法律上产生有约束力义务的措辞。通过此措辞,《波茨坦公告》就以法律承诺的形式确认了《开罗宣言》的规定,从而清楚地表明将台湾归还中国是日本在法律上需要承担的义务。日本投降之后,我国军队接管了台湾岛,从而在法律上正式完成了台湾回归祖国的程序。因此,台湾光复不仅完成了台湾在事实和法律上回归祖国的过程,而且还证明了台湾属于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铁的事实。
赖清德一直标榜自己是“务实的台独工作者”。作为“务实的台独工作者”,其有三个重要主张,分别是“台湾已经独立”,从而不必再宣布独立;反对“一中原则”及“九二共识”;主张民主保台。这三个主张彼此呼应,构成了其“务实台独”的重要理论基础。与陈水扁主张“台湾地位未定”不同,赖清德一直宣扬“‘中华民国’台湾是我们的国家”,强调台湾自身的历史,并通过渲染台湾所谓的“民主堡垒”的形象,来达到营造“独立”的台湾与大陆同时并存及“民主对抗威权”的对比效果。在这三个主张中,“台湾已经独立”是基础和核心。台湾“独立史观”与“两岸互不隶属”是彼此依存、相关支撑的关系。为了强调和强化此论点,模糊台湾光复的历史,无视台湾已经在法律和事实上正式回归祖国就是其必然的选择。在这方面,尽管赖清德刻意将自己标榜为“务实的台独工作者”,但同其他“台独分子”相比,其并没有本质的不同:割裂历史、曲解历史甚至无视历史是所有“台独分子”的共同特征,也是“台独分子”的必然选择。一个无视历史、肆意曲解历史的人,在任何时候都不配大陆与其对话。
赖清德不仅肆意无视历史、曲解历史,还为此目的而不惜美化历史,尤其是台湾被荷兰、日本侵略和占领的历史。为了营造台湾所谓“独立史观”,割裂台湾与大陆间不可分割的关系,赖清德反复宣扬其殖民史观,美化荷兰和日本对台独的殖民统治,认为此种统治促进了台湾的“独立”认同。其实,无论是将台湾的经历放在中国史还是世界史的背景下考察,台湾的历史都是一部反抗侵略和殖民、不断争取回归祖国的历史。强调台湾“独立史观”,目的就是为了将台湾与祖国分割,为其推动和制造“两岸分裂”“两岸彼此互不隶属”提供基础和依据。在美化台湾殖民史观的过程中,赖清德媚外的丑陋嘴脸已经完全暴露无遗。
为了推动和兜售“台湾独立”,赖清德不仅媚外,还竭力拉拢和勾结境外各种势力。一方面,赖清德不断向西方国家兜售台湾所谓的“民主堡垒”的形象,以“民主”为由头在西方阵营不断秀存在感,另一方面,为了追求台湾所谓的“国际空间”,赖清德不惜推动台湾加入所谓的“对华政策跨国议会联盟”(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简称IPAC),并推动该联盟今年在台湾通过了一份有关2758号决议的示范决议案文,强调第2758号决议并没有提及台湾,并没有涉及台湾的政治地位等,并建议各国议会以示范决议为模版,推动所在国议会通过类似决议。此示范案文已经对澳大利亚议会和欧盟议会产生了明显影响。为了拉拢境外势力来为其“台独主张”背书,赖清德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完全没有底线和下限。
赖清德这样的人,正是一个无视历史,为了自身目的可以随意曲解历史,甚至美化被侵略历史的政客,是一个为了一己私利而不惜到处逢迎示好、竭力拉拢和勾结境外势力的卑躬屈膝之徒,这样的人,不仅是祖国的敌人,也是台湾和台湾人民的敌人。在祖国必然统一的大势面前,这样的人注定是要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