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推进市场改建、市集摊商管理 黄珊珊:朝现代化经营
无党籍台北市长候选人黄珊珊未来上任后将继续推进市场改建与市集摊商管理,要让台北市的老旧市场逐一改头换面焕然一新。(黄珊珊竞选总部提供/张立勋台北传真)
台北市政府推动市场改建,无党籍台北市长候选人黄珊珊表示,未来上任后将继续推进市场改建与市集摊商管理,要让台北市的老旧市场逐一改头换面焕然一新,更要让夜市摊商合法纳管,目标要让台北市的市场与市集摊商都能朝向现代化经营模式,也确保环境卫生与民众的食安把关。
黄珊珊指出,市场是城市生活的缩影,随着岁月的累积,传统市场的外在建筑与硬体设备逐渐老旧,影响公共安全与民众的饮食与环境卫生,另一方面,传统市场经营环境不佳,连带道路上的市集摊贩也是卫生堪虑、油烟与油水造成环境污染,所以持续推动市场改建与市集精进管理已是刻不容缓的市政课题,成为都市再生重要的一环。
她认为,任何一个市场改建绝不是把旧的拆掉再盖新的如此简单,背后最重要的是沟通,与摊商的沟通、与附近居民的沟通,直到中继市场盖起来后,市场改建的机会才终于成真了。而透过老旧市场的改建,市场新面貌的再生,让原本只剩下交易功能的场域,回归最初「市集」应有的社区凝聚力,才能让南门、成功、环南等传统市场,再度成为台北骄傲的「城市橱窗」。
黄珊珊说,依期程规画,未来2023年至2030年间,至少将有5处市场,包括南门、成功、环南、北投、及第一果菜及鱼市场先后完工并重新开幕启用,也将会继续规画各区老旧市场的改建,持续让台北市的传统市场能改头换面。
除了市场建筑与硬体的改建,最重要的还有「卫生安全」问题。未来,黄珊珊提到将会继续与摊商沟通,辅导摊商从源头加强食品安全、干湿分离、垃圾不落地、减塑、垃圾分类等,此外,她也鼓励商家多运用新型消费模式,将付款方式升级成电子支付,兼顾摊商的数位转型与营运创新理念,迈向现代化的市场经营模式。
黄珊珊强调,摊商除了在市场内部经营外,另一个聚集地点就是市场周边市集,例如在街道摆摊的夜市。夜市是台湾文化的代表,但过去的管理方法,只是让警察与摊商玩了几十年的「猫抓老鼠」游戏,甚至衍生出灰色地带,但问题却依旧存在。市集摊商所需要的管理,并不是取缔,而是要了解摊商需求,才能实际解决问题。
她提到,在接任副市长后就提出了「摊商精进计划」,从2020年开始,台北市政府即以「3管」策略,针对无证摊贩,进行人、地、秩序、消防、卫生、清洁、路畅及组织现代化等各面向的协助管理,至今已成功纳管超过1500家无证摊贩。
黄珊珊说,「3管」中的「管人」,是让市集摊商成立自治会,造册实名制以利追踪管理,约定好摆摊时间,也能厘清责任归属,同时杜绝来路不明的流动摊商,如发生争议或消费纠纷,也能找的到对象,维护了食安与消费者权益;「管地」则是在地上划设蓝色虚线,规范设摊区域,拉出3.5公尺的消防通道,让消防车可以通过。此外,摊商必须装设抽油烟机与油脂截流器,政府会提供设备补贴,终结乱排油烟、以及污油乱倒水沟造成的环境污染;而「管秩序」则是采用「计点连坐制」,违规计点若超过规定,将会撤销整条摊贩的使用权,建立起摊贩互相提醒的防范机制。例如看到隔壁摊1颗凤梨卖2000元,就会挺身而出制止,而不是跟着涨价,确保向上提升的正面循环,而不是向下沉沦。
她说,「管理」只是做法,「精进」才是目标,如鼓励无现金交易,并帮商圈统一设计,从遮雨棚、围裙到招牌,都有一套视觉识别系统。而有了政府的协助,摊商也会自主的发挥创意提出新的点子,摊商与政府的关系,就此从敌对转向合作。
黄珊珊强调,政府的职责应当是让每个努力的人都有一个安身立命与安居乐业之所,只要用心沟通协调,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市场改建如此,市集精进管理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