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入土,“青椰计划”由短片打开青年创作者实践成长空间
创投多了,青年创作者广撒网投项目,匆匆一轮游、匆匆再赶场,已是常态。除了由一个项目对创作者进行此刻的肯定,创投还能不能为他们提供新的学习机会与成长空间,让他们既看到手头上的创作,亦关注脚下要走的长路?能不能在这样的空间之下,通过训练与反馈,看到创作者更丰富的成长性?这或许正是“青椰计划”创投训练营在创投领域伸出的新枝。
作者:蓝二
编辑:王子之
版式:王威
“如果把这两个演员找对了,就能撑起你这部戏。”
“你的叙事任务应该设得更简练些,可以做更多语言结构上的试验。”
“一部短片能干好一件事就很了不起了,你这个项目不在于主题,而是要把影像语言做到非常牛。”
这是“青椰计划”创投训练营的终审路演现场。导师们一条条意见精准抛出时,许多新鲜的电影引子正在落地,扎下现时的“根”,等待未来的“芽”。
“青椰计划”创投训练营结营现场
今年是第六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首次设立“青椰计划”,终审选出的8强项目将各获12万项目资金及配套资源支持拍摄成片,并将在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上进行产业放映,被集中推介给电影节产业嘉宾。
相较投入后更可能有收益回报的长片创投项目,以短片这种实验性内容为引,代表着“青椰计划”真正投资的是人。令青年电影人有机会创作、有空间创新,即是为电影产业落下新的种子,储备新的力量。
而在其间,对青年电影人实践能力、艺术技术结合能力、工业全流程理解能力等整体专业性的培养提升,或许更将成为“青椰计划”创投训练营的一大优势标签。
从剧本到剪辑台的实践指导
极细颗粒度行业干货相授
创投多了,青年创作者广撒网投项目,匆匆一轮游、匆匆再赶场,已是常态。除了由一个项目对创作者进行此刻的肯定,创投还能不能为他们提供新的学习机会与成长空间,让他们既看到手头上的创作,亦关注脚下要走的长路?能不能在这样的空间之下,通过训练与反馈,看到创作者更丰富的成长性?这或许正是“青椰计划”创投训练营在创投领域伸出的新枝。
短片创作,成为一个撬动方法——一方面,它自然会是一项“成果”,成为能力、才华最新的名片与标识;另一方面,在全程陪伴这次“青椰计划”创投训练营后,我们发现它的过程其实同样“宝藏”,在正合适的几个月周期里,借由这样一个完整的创作流程,学员与导师共同提出问题、发现矛盾、祛除深潜病灶,聚焦性地碰触从新人到资深创作者大量需要跨过的关卡。
新导演待解的问题,或者说连自己也未曾意识到的问题,真的是一个系统工程。有没有创意灵感,只是一个线头。
在训练营中,青年创作者不断提出问题求解
剧作阶段,是坚持自己写、充分进行个人经验表达,还是多尝试别人的故事,放开自己的视野和风格?写剧本时,是主题先行还是内容先行?要怎么平衡艺术性与节奏感?想要塑造超出自己生命经验的故事与人物,怎么实现才能更准确?
拍摄制作阶段,现场千头万绪,怎么排优先级?资深主创说要求实现不了,是该坚持自我还是信任他人意见?设备是不是贵的更好?剧本中觉得很牛的关键设定,在拍摄和后期时突然落不了地怎么办?
作品完成后,如何让它为自己下一次的创作机会带来更多的正面影响?
不放过一个会影响电影创、制、发的死角,用全面、真实、落地的极细颗粒度经验来填平新导演成长路上的险坑,这正是“青椰计划”创投训练营努力在做的事;而实操性,尤其是核心关键词。
四位导师在终审路演现场
此次的训练营邀请了李霄峰导演、制片人耐安、松太加导演、剪辑指导朱琳担任导师,画林映像调色师高铭、浩视构影总统筹宁佳林、中视晨阳董事长邹吉亮作为课程讲师;在内容创作维度上全方位进行深度的专业指导,在创作者成长维度上展开深入的经验分享。
比如在开营的第一天,讲师高铭、宁佳林就直接上了干货。
调色师高铭向“青椰计划”创投训练营的学员们就四个部分进行了介绍,包括「后期调“光”——更改灯光的色彩和光质及数字黑旗与反光板」、「调光和视效的配合——真实感,来源于视效元素和实拍及重新配色,更丰富和好玩」、「后期前置——服务于主创的视觉表达与摄前制作风格LUT对后期的帮助」、「色彩风格的确立——全片影调的统一及单场影调的讨论」。同时,高铭老师在分享了前期与后期调色相结合的宝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比调整前后的画面,为学员们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调色拉片教学。
调色师高铭现场拉片调色示范
宁佳林对制片管理工作的分享,则可以说是一个即便老手也需要的“避坑大全”。他细致地谈到了多达几十条常见问题或事例,从DIT工作流程、特效制作、声音制作等大项,到硬盘卡带管理不善、导演监看环境繁杂等细节问题,都进行了实打实的解答。
而在随后的训练与沟通中,四位导师更帮助学员们进一步提升他们作为导演的认知与能力体系,面向频繁变动的行业环境,帮助他们理性看待和理清自身的创作发展路径。
松太加导演倾囊相授创作心得
松太加和李霄峰作为导演,都与学员们交心了关于“前三部作品”的经历。比如松太加会强调电影首作的重要性,认为它是奠定导演艺术生涯的基石,“要珍惜不要轻易出手”;第二部长片尽可能保持平稳,因为此时更多人注意到了你,他们都在看你的表现是否具有可持续性,而一旦失败将给自己的发展带来比较严重的伤害;到了第三部开始,创作者“可以犯错了”,此时可以大胆尝试你想做的创新。
导师耐安的“演员课”急新导演之所急
对于新导演而言,与演员的合作、对表演的把握,无疑是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作为资深制片人和演员,耐安关于演员工作的一场总结分享,正是解许多年轻创作者急忧的参考方案。她启发新导演们,相比重场戏,过场戏可能会更好地试出试戏演员的深浅。她建议导演在开拍前至少组织三场作用不同的围读,循序渐进地与演员共同解决文本上与理解上的问题,更趋近地走向人物。她提醒导演如何在现场保护演员达到更好的表演状态;同时她还围绕未成年演员、非职业表演者,给出具体的工作经验,比如不要过于“教戏”,而是准确找到“最像角色”的人,然后善于去捕捉他们最自然的状态。
除了专业、职业上的收获,学员们参加“青椰计划”,必然是为了有机会做出自己的成片。围绕具体作品的打造,导师们以不同角色形成全方位的观察组,深入找问题、解析指导,甚至直接上手给方案。
李霄峰导演回顾自己的创作历程,不断上干货
他们会点出故事中最有意思的切角,提示如何聚焦呈现会更好。他们会点醒主创的项目所进入的思维误区,指出表达多不如精,推动主创构想出一个更具看点的概念和结构。
他们会提醒某个创意场景,无论从置景实拍或特效制作都具备实操与资金难题,还会由自己的经验中精准拎出一条可供主创参考尝试的具体做法,一下子醍醐灌顶。
剪辑指导朱琳给入围项目主创提供多元化的影像语言思考
以立体多层支持体系
鼓励青年自由创作
在“青椰计划”创投训练营中,李霄峰导演告诉学员们,得回归创作源头,深思创作动机,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情感和思想。青年阶段,正是该创作出更具冲击力和感染力作品的最佳时期。
李霄峰的这一表达,既是资深创作者对创作回望的真切感受,亦是“青椰计划”对青年电影人的积极引导方向——鼓励他们自由创作。可以看到,在入围该计划的项目中,多元化类型蓬勃生长,呈现着丰富的创作视野;而训练营既支持艺术性表达,亦推动商业化可能,希望激励青年创作者们以多样化的形式捕捉并表达他们当前的创作热情。
比如当面对一个希望进行影像创新、技术突破的独特项目时,导师们会鼓励主创不必遵照常规,坚持尝试,甚至不必纠结于如其他项目一样“完整的故事逻辑和人物关系”,关键就是借短片的空间,将这样一次关于新语言、新创意、新技术的探索真正落扎实。他们从青年创作者身上看到诸多可能性:说不定未来中国的《沙丘》,就将由此刻这个小小的探索开始。
大胆创作,自然是有风险的,因而“青椰计划”对“创作自由探索”的推崇与助力,就体现在它体系化的支持策略措施上。
第一个层面,正如前文我们已展开呈现,从“软件”层面,“青椰计划”将行业多环节的方法论、视野、经验,高密度地输出给青年电影人。从中,该计划一方面注重艺术水准与技术能力的结合,提升青年电影人的整体制作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各环节专业人士与新导演们的深入沟通,亦在培养新一代导演对于工业化、对于更科学的导演职责、对于构建更大的创作空间等的意识与理解。
第二个层面,从“硬件”层面,“青椰计划”聚集了丰富的行业资源,包括技术、设备、人才等,为青年电影人提供必要的创作条件。不断为新导演们提供反馈与指导的导师、讲师们,必然是支持创作的核心智脑。与此同时,在“青椰计划”创投训练营筹办下,海南陵水海风国际影视基地内多个风格各异的实景拍摄场地,将为最终的8强项目提供长达两个月的免费拍摄场景使用权及剧组住宿安排;画林映像、浩视构影、中视晨阳、拍片保四家行业公司,会由调色、后期制作、影视器材资源、保险保障等方面共同为入围项目短片拍摄制作搭建全方位支持体系。
第三个层面,从产业和市场空间层面,“青椰计划”给青年电影人和优秀短片作品创造持续的机会。从工作坊、路演阶段,训练营就为青年电影人提供被产业看见、与行业深度接触的机会,而在8强短片拍摄完成后,青年电影人和他们的短片作品还将获邀参与今年12月举行的海南岛国际电影节,8强短片将被官方进行集中推介,项目主创也将作为嘉宾深度参与电影节官方活动。
深入了解精良设备、拍摄基地、自然取景地……学员们在训练营有更多落地收获
让短片真正成为青年电影人探索自我创意、尝试大胆创新、以作品验证才华的机会,让短片真正成为青年电影人保持创作、行向长片的先导,“青椰计划”创投训练营正是一次完整、有益的尝试。在海南岛国际电影节这一具备国际视野、独特身位、立体支持的平台环境中,我们也期待这一计划显现出更长期的价值。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