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面解释 农委会:台农发公司实收资本额仅2.4亿

农委会主任秘书张致盛(右)说明农产品外销平台、台农发公司的功能性。(廖德修摄)

近日政府推动的「台湾农产品外销平台」受到外界质疑,农委会主任秘书张致盛今(23)日表示,「台湾农产品外销平台」成立目的是整合资源、媒合外销及解决外销环节问题,并不是成立新的公司。原有的台农发公司则是主动拓展外销通路与协助政府改善供应链,两者的功能与目的不同但相辅相成。

农委会国际处长洪忠修则表示,台农发是由8个股东出资成立,包括台肥公司8000万元,外贸协会、兆丰银行、中盈投资各3500万,杂粮基金会、CAS协会、国合会各2000万,全国农业金库1000万。外界所传的10亿是当初向经济部商业司登记时的资本额,暂时只募到2.4亿。

农委会说,台农发并不是政府单位或国营事业,无自营农场、不抢供货业者、不抢现有通路、不抢单;目标是开发新产品、新市场、新通路。自公司成立至去年底,已与大陆、日本、马来西亚及中东市场等地,新兴且具规模的大型通路业者议定订单外销;出口香蕉、凤梨、凤梨释迦、芒果、结球莴苣及胡萝卜等,都是由国内农民团体供货,并未与民争利,业务也逐渐扩大。

农委会指出,去年年农产品外销金额达到54.7亿美元,创下过去20年新高。其中水果外销1.3亿美元,较前年成长近3成;蔬菜出口也有1.6亿美元,包括毛豆出口达8100万美元,胡萝卜、青花菜及甘蓝外销也创历史新高。

农委会将透过「台湾农产品外销平台」全方位行销整合方案,持续协助农民及业者开拓海外市场,同时解决外销各个环节遭遇的问题,以提升农产品出口量值,达到外销年成长10%、出口值达60亿美元的目标。

中华民国对外贸易发展协会处长陈英显表示,以国际贸易而言,像台农发这样资本额2.4亿元其实仅能算是小公司,且没有自营农场来稳定货源。目前国内不乏经营蔬果加工出口的厂商,但从事生鲜蔬果出口的却没有,可见这一行有其辛苦的程度, 需要投入更多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