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纪》喜迎七十年 诗心不灭
诗人张默系《创世纪》创社元老,特别为七十周年拍摄纪录片。(解昆桦摄)
已故诗人辛郁于一九九七年回忆《创世纪诗刊》的鞎辛创刊过往。(本报资料照片)
创世纪70专号。(创世纪诗社提供)
《创世纪》诗社创刊于一九五四年十月,作为台湾历时最久的诗刊,今年喜迎创刊七十周年,《创世纪》诗社社长古月表示,回顾当年,在那个难辛的年代,除了三位创始人,更由许多前辈诗人努力穿越时空,在生活中获得心跳、情感和精神的同温层,留下永恒的记录,让一本自筹的文学诗刊,发展成为全国最长寿的诗刊,随着岁月就着日月星光的灯盏,映照七十年,殊非易事。
不易企及的「创世纪障碍」
古月表示,《创世纪》诗社发迹于军中,早期社员与组织具有鲜明的军中色彩,不但创始人洛夫、张默、痖弦来自军旅,其他如羊令野、彭邦桢、沉甸、商禽、周鼎、大荒、管管、辛郁、碧果、丁文智、鲁蛟等等皆是出自军中的诗人。
《创世纪》诗社不仅为七十周年举办线上特别讲座,并将于明天盛大举办社庆活动暨诗奖颁奖典礼,同时还制作了一支《诗意的栖居──创世纪诗刊70周年纪录片》。诗人痖弦远在加拿大,特别在社群网页写下贺词:「我们几个在诗坛耕耘七十多年,对于创世纪诗刊,我们从来没有离开过。」《创世纪》发行人汪启疆对于诗刊当年所提供「苦难中的倾诉感」及众多诗人的参与充满感恩。
北教大语创系教授杨宗翰在《创世纪》诗杂志创刊七十周年纪念专号中撰文,提及他曾在十年前以〈从龟寿鹤龄,到再《创世纪》〉一文对《创世纪》的未来忧心,当时他认为,「《创世纪》已经资深到没有研究者敢忽视,在学院殿堂及文学史籍间必当有其地位。台湾历来数百种现代诗社/诗刊中,它已树立起不易企及的「创世纪障碍」。但遭逢纸质媒体式微、诗社/诗刊与网路世代创作者连结薄弱等危机,一甲子后该如何再《创世纪》?恐怕才是编辑团队及诗社同仁,在欢庆后必须直面的严厉挑战。」
十年过去,杨宗翰指出,这些挑战对编辑团队显然已不成问题,从面对青年朋友的全国高中诗奖与每期各式主题征稿,到域外如中国大陆乃至美华各家的集选刊及开辟专栏等,这分刊物都以灵活多样的企画,与时俱进的专题,主动、积极地回应这个新时代。
回首一九五四年,二十多岁的军人洛夫、张默(以及隔年参加的痖弦),在台湾南部创立《创世纪》诗刊,首印一千本,花费四百元(当时的价格),开启它迄今的深远影响,而「创世纪铁三角」的诗作不仅是《创世纪》的「镇店之宝」,如今三人更是诗社、甚至是文坛典范般的存在。
寻找诗的跨界可能
诗人解昆桦曾在《创世纪》六十年专刊提到诗刊主编群皆为诗界一时之选,其中包括侯吉谅(66-74)、杜十三(75-86)、简政珍(87-100)、须文蔚(106-115)、杨平、艾农(116-120),后艾农退出,杨平再短暂主编数期(121-124),之后诗刊转由编辑群:张默、杨平、李进文共同编辑(126-132),而后辛牧(133期加入)、张国治(142期加入)、陈素英(142期加入)等加入编辑团队后,各司网路诗选、专题制作、特辑制作与艺术设计等,这些新血加入及分工使得诗刊得以稳定持续编务;辛牧则自第142期(一九九五年三月)迄今(220期)由执行主编到总编辑,此外,诗人严忠政、姚时晴等如今皆任主编之职,让这本资金自筹的诗刊持续发光发热。
《创世纪》诗杂志创刊七十周年纪念专号封面特别以艺术家杨柏林作品为主视觉,杨柏林于一九五四年出生,他指出,当一九五八年痖弦创作〈盐〉这首诗时,他大约四岁,「盗盐的小队伍会路过我们家侧院的窄巷,然后消失在晨雾中,那年代冬天很冷会有白霜,我分不清霜和盐和区别最深刻的是饥饿,盐应该是通往甜的秘境吧……」
七十岁的杨柏林与七十岁的《创世纪》在文字与艺术中交融,见证《创世纪》诗杂志不仅是台湾重要诗刊物,编辑群更致力于寻找诗的跨界演出,让《创世纪》走向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