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子公司二闯IPO 四环医药“减负”
本报记者 陈婷 曹学平 深圳报道
从科创板撤回IPO申请半年后,四环医药(0460.HK)子公司轩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轩竹生物”)再度谋求独立上市。
近日,四环医药公告拟分拆轩竹生物并于港交所上市,使其直接进入债务及股权资本市场,从而增加轩竹生物的财务灵活性及增强其筹集外部资金的能力。与此同时,四环医药决定进一步收购轩竹生物股权,拟合计支付5.96亿元取得其6.9894%股权,交易对手为轩竹生物B轮投资者。
公告显示,轩竹生物是四环医药旗下创新药子公司,其自研的安奈拉唑钠肠溶片在2023年下半年获批上市并开始产生收入。2022年—2023年,轩竹生物均处于亏损状态。今年5月,轩竹生物撤回在科创板的上市申请,此时距其被暂缓审议已有一年两个月。
轩竹生物转向港股进一步凸显了四环医药的分拆决心。一方面,医美和生物制药是四环医药的两大主要业务,但公司近年的发展重心正向医美板块倾斜。另一方面,四环医药的盈利问题目前仍比较突出,今年上半年公司亏损约0.68亿元。
对于轩竹生物港交所IPO最新进展及各自业务发展规划,《中国经营报》记者分别致函致电轩竹生物、四环医药方面,但截至发稿未获答复。
创新药商业化刚起步
在此前宣布撤回轩竹生物科创板上市申请时,四环医药曾在公告中表示,将持续积极探索轩竹生物的发展机会以及其他资本市场的融资机会。轩竹生物从科创板转道港股IPO似乎在那时已经有了铺垫。
11月22日,四环医药公告建议分拆轩竹生物并于港交所上市,且四环医药已取得港交所对相关事项的确认。
对于分拆轩竹生物上市带来的影响,四环医药两次阐述的内容大致相同,唯一的差异在于四环医药认为分拆轩竹生物在科创板上市后,公司及其股东将从轩竹生物的未来发展及增长中继续受益,但这一表述未出现在这次分拆轩竹生物赴港上市的裨益中。取而代之的是,四环医药方面认为分拆“亦可以增强轩竹生物的公司治理及四环医药的营运管理能力”。
轩竹生物由四环医药于2018年9月设立,通过整合四环医药创新药研发管线成为独立运营的创新药企业。2020年,轩竹生物获得A轮融资9.63亿元。一年后,由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人寿”)领投,倚锋资本、中冀投资等十余家投资机构跟投,轩竹生物完成超6亿元B轮融资。
2022年3月,四环医药第一次尝试分拆轩竹生物上市,当时对其直接持股约62.39%。彼时,轩竹生物拥有25余个在研创新药产品管线,覆盖小分子、单抗、双抗、融合蛋白、ADC等方向,聚焦肿瘤、代谢、消化等领域。“轩竹生物现正从Biotech向BioPharm转型,公司的多个产品正在逐步进入临床二期及临床三期,对专业研发人才团队及持续研发投入的需求不断增加。”四环医药在公告中表示。据披露,轩竹生物在两轮融资后估值接近70亿元。
2022年9月,轩竹生物在科创板IPO获受理,一个月后进入问询阶段。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1年及2022年前三季度,轩竹生物没有任何营收,各期亏损分别约3.62亿元、1.62亿元、4.62亿元、3.97亿元,公司核心产品均处于在研状态,尚未上市销售。
去年3月,轩竹生物上会,却拿到暂缓审议的结果。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认为轩竹生物需进一步披露各管线在研产品的技术优势、后续商业化规划及具体举措。此后一年多时间,轩竹生物在科创板IPO进程陷入停滞,直至今年5月,轩竹生物撤回了科创板上市申请。四环医药在公告中给出的原因是:“基于轩竹生物自身业务发展及战略规划考虑,并经审慎研究当前资本市场的市场环境等因素。”
与前次冲击上市不同的是,轩竹生物此次计划赴港IPO已经有了获批上市的产品。
今年6月,四环医药宣布轩竹生物自主研发的安奈拉唑钠肠溶片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这是轩竹生物首个获批上市的药物,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受益于此,四环医药上半年来自创新药及其他药品的收益约2960万元,同比增长约85%。
据四环医药新近披露,轩竹生物在肿瘤、消化、NASH(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三大适应证板块构建了产品管线,目前有20余款创新药处于商业化、临床及临床前不同研发阶段。不过,轩竹生物当前仍然只有安奈拉唑钠肠溶片一款产品获批上市,另外有两个产品的上市申请在今年1月及4月获受理。与此同时,轩竹生物还在推进产品研发。
2023年,轩竹生物亏损约3亿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轩竹生物总资产约12.5亿元,净资产约10.3亿元。今年上半年,四环医药的创新药及其他药品分部业绩为-2.58亿元,是近两年三大分部(另外两个分部是医美产品、仿制药)中唯一业绩持续为负的业务,去年上半年为-3.44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推动轩竹生物二次分拆上市之际,四环医药还从轩竹生物B轮投资者手中回购其所持有的轩竹生物股权。从今年10月开始,四环医药先后与8名投资者订立协议,收购7名投资者合计持有的轩竹生物约3.3717%股权,作价2.88亿元;收购阳光人寿持有的轩竹生物约3.6177%股权,价格约3.08亿元。截至11月12日,四环医药已支付约2.1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投资者与四环医药曾存在对赌协议安排,事关轩竹生物上市进展。若轩竹生物未能于2024年12月31日前完成首次公开发售,投资者有权要求轩竹生物控制人根据协议条款购回其所持有的全部或部分目标公司股权。但四环医药在公告中表示,上述收购B轮投资者所持股权只是因为看好轩竹生物的未来发展,目前尚无事件致使投资者行使购回权利。
医美业务仍需投入
两次分拆轩竹生物上市,四环医药意在“腾笼换鸟”。
在推动轩竹生物科创板IPO时,四环医药在公告中表示,完成分拆能帮助公司及子公司进一步向医美业务聚焦和转型发展。此次拟分拆轩竹生物赴港上市,四环医药方面表示,这样一来,公司也可以将现有资金及资源专注于培育和发展高增长的医美业务及其他新业务。
2014年,四环医药以代理模式开启医美业务的布局,彼时其获得韩国肉毒毒素产品乐提葆在国内的独家代理权,并协助该产品在中国临床和注册。但直至2020年,乐提葆才在国内获批上市,四环医药也由此在2021年年初制定了医美及生物制药双轮驱动战略,随后,公司通过自研、从外部引进的模式持续丰富其医美产品矩阵,同时打造研产销一体化的医美平台“渼颜空间”。但近三年,公司医美业务收入出现较大波动。
财报显示,2021年,四环医药医美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83.3%至3.99亿元;2022年,医美业务收入同比下降62.5%至1.5亿元,主要是持续新冠疫情及应对措施导致的下游终端机构停业、人员来往不畅等因素导致销售活动受到较大影响,以及公司进行渠道库存清理等缘故所导致。2023年,公司医美业务板块收入约4.5亿元,同比增长200.3%。
今年上半年,四环医药来自医美产品的收入约3.23亿元,同比增长66.4%,主要是由于报告期内“渼颜空间”加大与多家医美机构的战略合作及大力推广营销战略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产品获得市场认可,从而推动医美销售收入增长。
2024年半年报显示,目前“渼颜空间”已有20余款产品获批上市,其中包括5款产品已上市销售,另有40余款产品处于报产审批或在研阶段。四环医药在财报中表示,未来医美业务将成为持续创造现金流的新引擎。
值得注意的是,在实现美好蓝图之前,四环医药对医美业务的投入仍在增加。今年上半年,公司的销售成本同比增长10.8%至3.41亿元,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报告期内医美业务的销售增长,相应的销售成本也大幅增加。2023年,公司医美产品的毛利率从2022年的68.9%下降至65.4%。
2021—2023年,四环医药收入逐年下降,并在2022年及2023年分别亏损19.5亿元、5401.7万元。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下降10%至9.5亿元,经营溢利同比下降25.4%至1.09亿元,报告期内亏损约6800万元,亏损幅度同比收窄42%,公司股东应占亏损约3340万元。截至6月30日,公司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40.1亿元,银行借款约10.87亿元。
(编辑:曹学平审核:童海华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