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消费迎“开门红”:南客北上、北客南下成趋势 电影市场火热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今年春节期间的消费,“热辣滚烫”挺适宜。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龙年春节“8+1”的超长假期,点燃了民众的消费热情,多项核心消费数据均全面大幅超过疫情前水平。

文旅部数据中心测算显示,春节假期8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74亿人次,同比增长34.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9.0%;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6326.87亿元,同比增长47.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7.7%。

商务部数据也显示,今年初一到初五,服务消费明显升温。重点监测电商平台住宿营业额同比增长超六成,其中,哈尔滨周边乡村民宿营业额增长3倍以上。

商务部研究院专家姜照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春节期间,我国消费市场迎来“开门红”,消费新趋势新亮点不断涌现。

跨地域旅游成热门 出境游距离也显著拉长

今年春节旅游消费有多火?海南出岛机票上万元、故宫门票预订难等屡上热搜。

据文旅部数据中心测算,春节假期8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74亿人次,同比增长34.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6326.87亿元,同比增长47.3%。

春节期间的旅游市场呈现出诸多新特点,比如,得益于中国免签国家增多,出入境旅游火热。文旅部数据中心测算称,春节假期8天入出境旅游约达683万人次,其中,出境游约360万人次,入境游约323万人次。

此外,与疫情期间的短途游不同,今年春节跨地域旅游成为热门。姜照表示,从国内旅游来看,“南客北上”“北客南下”成为旅游消费新趋势。许多南方游客前往北方感受冰雪观光、洗浴保健、温泉疗养等生活方式,也有不少北方游客选择前往海南、广州等南方省市休闲度假。

国际游方面,飞猪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出境游预订量创近4年峰值,同比大增近10倍,排名前三十的海外目的地中,春节假期预订量超越2019年同期的已过半。同时,春节出境游市场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出境游的距离也显著拉长,“新马泰”持续火热,欧洲、美洲、澳洲、非洲热门目的地快速崛起。

居民消费潜力显现 对服务消费支付意愿更高

春节期间,居民春节消费潜力显现,据海口海关统计,春节假期前7天,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达22.14亿元,免税购物人数达26.89万人次,人均消费高达8235元,相比2023年中秋国庆8天假期共收获13.3亿元的离岛免税销售金额又上一层楼。

西部证券研报称,从历史数据看,居民消费意愿和收入预期的变化相对同步。2023年以来,居民收入信心指数整体处于低位水平,但春节假期的服务消费仍能保持较高的增速,这或许反映出,在购房需求暂时“搁置”的背景下,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有所提高。

除此之外,消费下沉也成为今年春节期间消费的新亮点。抖音生活服务发布的《2024年春节消费数据报告》显示,除夕至大年初六(2月9日-2月15日),吃喝玩乐等生活服务业日均消费规模同比增长153%。其中,三线及以下城市消费规模增长迅猛,319万人返乡探店,为家乡带来经济收入11.85亿元。

美团发布的2024春节“吃喝玩乐”消费洞察则显示,生活服务业实现“开门红”,春节假期日均消费规模同比增长36%,较2019年增长超155%,其中,四线以下地区消费同比增速最快,下沉市场迎来强劲回暖,成为激发假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物质消费火热,精神消费也“不甘示弱”。2024年春节档(2月10日—2月17日)新片总票房(含预售)突破80亿元,超过了历史最高的2021年春节档票房78.43亿元,刷新了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的纪录,档期内总观影人次、总场次双双刷新了历史最好成绩,创下中国影史春节档总观影人次新高和总场次新高。

同时,“健康过年”也成为今年春节消费的新趋势,姜照表示,与以往宅家过年不同,越来越多的民众享受运动健身带来的快乐,户外运动、冰雪运动等受到欢迎。

西部证券研报称,从假期数据看,旅游、观影、出行和零售的消费规模均保持较高的增速,但从价格变化看,居民对于服务消费的支付意愿更高,春节假期门票玩乐订单、租车以及机票价格同比均呈现量价齐升,相比之下,商品消费则呈现出量增价减的态势,可以说,当前居民或更加注重自身的感受,旅游消费的火热或侧面说明了“悦己主义”的盛行。

春节消费兑现旺季 消费转入平季能否保持韧性看三大趋势

整体来看,长江证券研报认为,春节出行及消费在“量”上较2019年保持稳定增长(4%-5%左右),在“价”上也有亮点(国内航班票价较2019年明显增长、腊月农产品上涨明显等),春节消费兑现了旺季,且复苏趋势整体强于2023年的“十一”假期。

银河证券研报认为,春节假期旅游消费增长强劲,叠加市场此前认知受困于消费降级的免税消费出现企稳改善信号,将有助于市场修正对2024年旅游板块面临高基数压力的悲观预期。

展望后市,长江证券研报称,消费从旺季转向平季后,能否保持韧性还看三大趋势。一是人员返工情况,从目前分线级城市迁徙来看,劳动力返城积极,但相比于一线,更倾向于向新一线、二线城市流动;二是收入情况,2023年零工工价及正式工招聘薪资增长均有限,2024年在财产性收入乏力的背景下,工价能否有力回升或将决定居民的消费能力;三是消费意愿,居民对一季度增加消费的意愿有所回升,但耐用品、文娱等享乐型消费的意愿下降,或使得消费增长的弹性有限。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潘亦纯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贾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