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艺术节·艺术粉」 让更多人走进艺术了解自己的生活

三乘影像执行长陈薇,从2021年起在长庚大学担任驻校艺术家,推广艺术生活化,并注入校园内。(邓博仁摄)

陈薇将沈昭良的《筑地鱼市场》作品以大型输出方式展示在长庚大学校园内。(主办单位提供)

陈薇《The Moment you make a choice》,录像+复合媒材装置。(受访者提供)

展示于长庚大学内的《缝》,由姚宏易(原创), 王耀亿执行制作。录像装置。(受访者提供)

蔡佩珊展出作品《负空间》,复合媒材装置 。(主办单位提供)

艺术的风吹进校园!长庚⼤学艺⽂中⼼近年推广校园艺术不遗余⼒,广邀各界艺术家驻校创作,让美学种子深植各个⾓落,感受艺⽂能量的凝聚。继去年(2021年)邀请知名影像团队三乘影像事务所执⾏长陈薇担任驻校艺术家,在长庚艺⽂中⼼以「旅⾏·城市·电影的机遇与巧合」为主脉络策展,邀请电影配乐家林强、⽂学家罗智成、导演沈可尚、摄影指导林哲强、剧照师蔡正泰、剧照师刘振祥、演员雷婕熙、总编辑黄威融等资深创作者,谱出「拍电影⼯作坊」、「⼤师讲座」、「露天电影」与「驻校艺术展」等多档活动,企图带来不同观看视野与思考⾓度,今年2022 「春⽇艺术节·艺术粉」,驻校艺术家陈薇以策展⼈的⾝份再次透过影像艺术再诠释,以四⼤主题与跨界艺术家联⼿展演,打破场域的局限性,重新演绎新视界。

近年全世界兴起⼤地艺术祭、地景艺术节,跳脱美术馆的封闭性,透过⼤型、跨界与场域结合的传达形式,呈现作品的张⼒与独特性,⼀幅画、⼀座装置展不再只有单⼀形式或独⾓戏,艺术家思考如何让作品与空间环境对话,乃⾄把当地的⽇常风景放进创作源头,激荡新的创作与叙事⽅式。「春⽇艺术节·艺术粉」以校园为创作基地,邀请各领域艺术家在特定场域进⾏展览创作,亲临现场以地景的感知与在地⼈⽂的触 动,⽤作品与当下的空间及⼈群传递意念,蕴含经典⼈性的探索与即兴的直觉思考。

2022长庚⼤学《春⽇艺术节·艺术粉》跨域艺术展览, 规画「装置+影像+⾳乐+ ⽂学」复合媒材作品,在这个记忆、反映、投射未来的校园场域,以艺术粉丝窥奇的⾓度,「旅⾏在电影.⾳乐.⽂学」遇⾒陌⽣的发现;期待这些细微的、不容易被察觉的思考,透过艺术形式的展演,在不⾃觉中被潜移默化,被植入美学、观点、省思和疗愈。⼀样的校园,多重的视⾓,在疫情侵扰下,抽离被现实杂讯笼罩的氛围,启发、沈淀、察觉内⼼与想望。

策展⼈陈薇⾝为重度电影迷与影像⼯作者,2002年⾃纽约Parsons复合媒材设计研究所学成归国后,曾为台湾第⼀家艺术电影主题馆「光点台北」筹划开馆及影展策画。2003 年成立三乘影像⼯作室,长期投入电视广告、电影与纪录片拍摄,饱满的创作能量与⽂学敏感度,展露在各个影像作品中,近年触⾓更是延伸⾄装置艺术策展, 2016年以建筑为题邀请欧洲建筑家Perer Cook 等⼈策展「⼩摊⼦」,荣获台北设计之都征选活动补助⾸奖。同时身为台湾新视觉艺术创作者发展学会理事长的她,整合更多优秀团队与创新内容,深耕台湾视觉艺术与跨界创作。这次跨域艺术展览她以装置+影像+⾳乐+⽂学的复合创作,梳理⽂学与视觉的结构、装置与影像的交织,深入五感感知,透过观看、聆听让存在于我们⽇常的艺术,有了新的连结,更重要的是,校园艺术的潜移默化,在时间与空间流动、碰撞出的引⼒和拉⼒,触动更多未发现的⾃已与艺术共鸣的⼒量。艺术家姚宏易/执⾏艺术家王耀亿《缝》以录像作品呈现⼈们对道德的窥奇, 反思⽇常迷路在云端平台中不断展演虚拟的⾃⼰。摄影家沈昭良《筑地⿂市场》选录于原展览主题的3件摄影作品贴签包覆于⼤楼外墙,照映出「⿂、⼈,补、买,活、亡,时、空」之相⽣相怨无处可逃的链结关系。艺术家蔡佩珊《负空间》让观者体验四⾯镜⼦的复合媒材装置,思索以为你看得⾒的,其实你看不到的背后的存在;超越了⾃⼰的视线所能触及的事物范畴。

艺术家陈薇《The Moment you make a choice》以一个电话亭响起的铃声,让人们在不自觉或自觉的当下,做了选择。复合媒材装置述说宿命的机遇与巧合只能对着无限挥拳。

「⽂学是视觉经验的结构,是思考的源头,是艺术传达的基础。装置与影像的交织,创作与思考的累进,艺术与传递的冲突。电影、⾳乐、⽂学在艺术结构上及叙事演绎上,如何相互深化及影响⼈们对于艺术形式的感知及情绪的共感?那些微⼩的⼒道是如何转化成巨⼤的动⼒?」策展人陈薇透过此展,期许长庚大学《春⽇艺术节·艺术粉 ART FAN》,让师⽣与更多⼈走进艺术、走进创作者的叙事空间,进而了解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