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六个必须坚持”领悟赓续中华文脉

原标题:从“六个必须坚持”领悟赓续中华文脉

只有根植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六个必须坚持”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从世界观和方法论高度系统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累积的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等具有高度契合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互融互通,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的互融互通。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根基。人民至上理念吸收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积极内容。民本思想萌芽于夏商周时期,“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是对于民本思想最早、最为经典的表述。战国思想家孟子和荀子则分别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贵君轻”论和“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君舟民水”论,借此表达人民在国家统治中的重要政治地位。宋代思想家张载提出“民胞物与”思想,将民为政治本体从宇宙论呈现到极致。近代,黄宗羲更是提出了“民主君客论”“君为民害”论,体现了“民主”思想的朴素萌芽。

必须坚持自信自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坚持自信自立是修身观在国家观中的放大。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生观中,自我修养始终是人生修养的重要根本。《大学》强调:“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不仅包含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自信果敢,更蕴含了“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是一条从独善其身到兼济天下的修养道路。

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所谓守正,是要遵循“常”,所谓创新,是要追求“变”,“变”与“常”始终是辩证统一的,守正创新正是对“革故鼎新”这一思想及其所蕴含的丰富内涵的继承与发展。“革,去故也;鼎,取新也”,革故鼎新寓意改革创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从不缺少对创新的重视。《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天以新为运,人以新为生。”同时,在传统文化中更不缺乏对创新的辩证看待,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革故鼎新”作为一种“变”的精神,更是一种“常”。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这是中国共产党对知行合一思想的传承和超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求知,更加注重求知与实践的统一关系。《论语》以《学而》开篇,以《为政》为第二,《中庸》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王阳明始终强调要“知行合一”。这种由知到行、知行合一的求知观与马克思所认为的一切理论的最终目的不是停留 在“解 释 世 界”,而 是 要“改 变 世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高度契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就是要立足中国当下所面临的复杂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准确把握时代脉络和时代特点,在实践中不断求知笃行,真正提出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

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用普遍联系、全面系统、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是对“和合相生”这一朴素社会整体观的突破与发展。《国语·郑语》记载“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社会系统观念最朴素的表达。面对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的国际现实,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发展现实,协调好国际、国内各方面利益和矛盾冲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所必须面对的课题。中国传统的和合整体观、推崇和谐,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参考。

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下观”的继承和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人民谋大同,始终着眼于世界看问题,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创造性开辟,同时也是对“天下大同”观的当代实践。“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大同”社会的美好向往。“民胞物与”“万国咸宁”“四海一家”等都表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对于大同世界的追求。

深刻领悟“六个必须坚持”所蕴含的文化基因,对于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取向和时代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我们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更多的中国智慧和方案。

(丁琳 吴庆军,作者单位: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