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赓续 何以湖南》第十一集:湖南人特立独行吗?

王船山为什么出门一定要打伞穿木屐?湖南人为什么特别?《文脉赓续 何以湖南》今天播出第11集《湖南人特立独行吗?》,带您感受湖南人的“特别独立之根性”。

有人说,你们湖南就是特别。我说怎么了?他说,中国大部分的江河都是自西向东流,你们湘江却是由南往北流。我觉得,也对啊。不过,这是地理构造的特别。这里更特别的,还是人。跟大家讲一个故事。

在湖南衡阳湘西草堂后面的小山坡上,有一株400多岁的老紫藤。有意思的是,我们都说藤缠树,但这株紫藤旁边数米都无所依傍,这根藤几乎独自长成了一棵树。它的主人给它起了个很有风骨的名字,叫“藤龙”。

其实,比“藤龙”更特别的恰恰是它的主人。不管天晴还是下雨,只要出门,他必定要穿着木屐,撑着油纸伞。这位特立独行的先生,谭嗣同称之为“五百年来真正通天地人之故”的第一人。

他,就是王夫之。

王夫之的确是个“硬骨头”。清军入关半个多世纪后,他仍然拒绝剃发,保留着明朝的衣冠。他穿木屐、撑纸伞,是为了宣示:不踩清朝的地,不顶清朝的天。明朝的覆亡激发了他的反思,也升华了他的思想。当时的士大夫,“虚空”之风误国。王夫之以亡国之痛,让六经别开生面,提出了道随器变、趋时更化、经世致用等思想,把“理学”、“心学”拉回到地面,中华文明开辟了唯物主义的曙光。

42岁时,王夫之隐居衡阳石船山,船山先生的名号就是这么来的。在这里,他写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并说“吾书两百年后始显”。果然,从道光年间开始,邓显鹤、曾国藩等湖湘士大夫开始陆续刊刻《船山遗书》,其经世思想对后人产生了深刻影响。睁眼看世界的魏源;发动洋务运动的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在戊戌变法中追求政治革新的谭嗣同;推动辛亥革命的黄兴、蔡锷、宋教仁;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毛泽东等影响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的人物,无不对王船山推崇备至。

革命家杨毓麟对湖南人的精神有过深刻的论述,认为湖南有“特别独立之根性”,表现为“无所依傍,浩然独往”。即不依赖外部力量,独立自主地前行。这种精神特质被看作是湖南人独特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

编辑 | 沈易 实习生王雪雯

一审 | 杜振裕

二审 | 许志强

三审 | 唐宏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