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看棒球:不只是打擊率,「賽伯計量學」如何改變棒球文化

《聪明看棒球》的重点是一种面对棒球的崭新思维,关乎球员身价与评估,并在过去15年间从属于疯子的边陲站到了主流思想C位的总体哲学。 图/美联社

▌本文为《聪明看棒球:赛伯计量学如何打破旧思维,改变棒球传统文化》(八旗,2024)书摘

我在想,我应该跟很多正在看这本书的你们一样,都从小在《欢乐谷》风格的棒球统计世界里长大。在那个世界里,你只要把棒球卡翻到背面,上面的表格就有你对那名球员想或不想知道的一切(直到卡片被你甩到砖墙上或插进脚踏车轮里毁掉)。打者的全垒打数、打击率与打点,统统一目了然,外加那些看似高大上,但也有点让人雾煞煞的上垒率和长打率。

以上是打者,投手的话看得到胜败纪录、救援次数,还有防御率(或称自责分率),外加三振次数、投球局数,还有没头没脑冒出来的GS,身为小学生的我有好几年都只能想当然耳地以为那是Grand Slams,也就是满贯全垒打,但那怎么算都不对啊。(其实GS就是Games Started,也就是先发场数)。

对1973年出生的我而言,上世纪80年代是我作为球迷的养成期。而在那段岁月大部分的时间里,我都压根没想到过关于棒球选手的表现,还会有什么其他的资讯需要我去知晓,也从没觉得这些数据是诞生自棒球统计的至圣所。卡背上的资料就是整个世界,而既然卡片公司Topps、纽约的《新闻日报》,还有也在纽约的WPIX电视台对这都没意见,那我自然也没有什么好埋怨。

30多年来,棒球的媒体报导从面孔、声音到看法都有了爆炸般的多元性。究其核心原因,是统计分析在棒球产业内部与周围的采用程度水涨船高。 图/美联社

当然终归到了某个点上,我意识到这些数据并不能特别清楚地告诉我场上发生了什么事,也无助于我预判球员们未来的表现。从高中四年级(1990年)到我进入多伦多蓝鸟队管理层(台湾俗称为制服组)任职的第一年,我一共玩过13年的《梦幻棒球》,而在开始玩的前几年,我表现得相当烂。明明是我创办的联盟,自己却稳居炉主,也就是排名在最后。我原本以为数学好可以让我有些优势,但事实证明那不过是给了我一些不切实际的自信,如此而已。

最终,忍不住想在这个输赢其实都无所谓的游戏里表现好点的虚荣心(我们的输赢从来不牵涉到钱),推着我去寻找对棒球的观察有更好的视角。具体来说,我先是加入了网路上一个小归小但十分活跃的赛伯计量学社群,最后也去读了如《棒球指南》(Baseball Prospectus,同名棒球网站每年改版的球员与观赛指南)或比尔.詹姆斯(Bill James)跟艾迪.艾普斯坦(Eddie Epstein)等人的著作。

这些出版品都不是统计学的专书,但它们都换了个不同角度去看待棒球,且往往用上了崭新的统计数据(詹姆斯有点像是棒球场上的发明家爱迪生,像呼吸一般地信手拈来各种崭新的统计数据),让读者对某位球员产生新的认识。我愈往下读,就愈欲罢不能。棒球向来是我最钟情的运动,而那或许也是种家学渊源吧,毕竟我爸妈跟爷爷奶奶最喜欢的运动,也是棒球,不同的是现在的我不论是观赏棒球或是追踪棒球,都有了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一双眼睛。

从我在1996年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棒球文章起算,已经过了20年。棒球分析领域在这20年间历经了量子态的质变,从原本区区一两名顾问提供统计见解给为数不多感兴趣的球队,演变成如今美国职棒大联盟30支球队都设立了由全职量化分析师组成的部门。棒球的媒体报导从1990年代的人跟内容都具有高度的同质性,变成了如今从面孔、声音到看法都有了爆炸般的多元性。这种革新究其核心,是统计分析在棒球的内部与周围获得了水涨船高的采用程度。你要是在1996年说出上垒率优于打击率这种话,别人会觉得你有点奇怪;但要是你今天也这么说,旁人会问你为什么不看wOBA(加权上垒率)或wRC+(标准化加权得分创造值)。

使用的度量错误,做出的决策自然也会错误,而这影响所及不论是选手合约的签订、上场时间的配置、球员交易的进行跟选秀策略的拟定,都会产生偏差。 图/美联社

为什么棒球做为一个产业,也包含报导棒球的媒体跟与棒球亦步亦趋的球迷,会迟迟不肯放掉这些过时的统计数据呢?这个问题,主要可以归咎于传统的巨大吸引力,而那背后又是种很普遍的谬误主张:既然我们是一路这么做过来的,那我们就应该一路继续做下去。棒球一直有股惯性缠身。不论那是关于比赛的规则,还是球员行为上的不成文规定,都很难请走观念界里的各种老屁股。我们坚信不疑早就该放下的老派数字跟各种统计,正是因为它们资格够老;这些数字是棒球诸神在许多年前赐予我们的恩典,所以我们必须追随,即便外头已经有确实更好用的数字在排队。一项横跨一个半世纪历史的运动,就是如此难以挣脱过往的引力拉扯。

棒球会如此不理性地倚赖传统、直觉与有缺陷的统计,而且在更好的数据唾手可及的今天仍乐此不疲,其造成的并非只是一种学术层面的疑虑。由于棒球圈并不是出于其准确性或成功率,才对这些老数据忠心耿耿,所以结果就是圈内人即便已经一而再、再而三地在自己的工作上弄巧成拙,却往往还是能得到更多的机会一错再错。使用的度量错误,做出的决策自然也会错误,而这影响所及不论是选手合约的签订、上场时间的配置、球员交易的进行跟选秀策略的拟定,都会产生偏差。

事实上正是因为如此,美国棒球作家协会(Baseball Writers’ Association of America,简称BBWAA)才会选错人得到年度最有价值球员,选错人得到赛扬奖(Cy Young,全年例行赛最佳投手),也选错人得到新人王,甚至这还常让该协会搞砸一些理应是送分题的事情,比方说该选谁进入棒球名人堂(Hall of Fame,终生成就奖)。

错误的度量让各种关于球队与球员的讨论打不到点上,甚至会让这些讨论直接摔落悬崖。明明现在都21世纪了,你还是会听到主播引用或根据过时的,乃至于完全无用的统计数据,去分析场上的动态,去鼓吹欠佳的战术,或是吹捧某个球员其实不是十分理想的临场表现。但这其实并不是一个专属于大联盟的问题,而是一个遍布于棒球各个层级的问题。不信你可以去找场大学棒球或高中棒球的比赛瞧瞧,你会看到板凳清空,只因为队友出来恭贺某个打者用短打或一个出局数推进跑者成功。「耶!我们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啦!好棒啊!」

唯不论评论员、总教练、作家与名嘴们是如何抗拒上一个10年的统计进化浪潮,联盟中大部分球队的管理层,都老早就认可了各式各样的新数据确实位处棒球比赛的核心,毕竟新数据用起来的效果就是拔群。新数据描述起比赛中发生的各种事件,就是比较明确,同时它们预测起球员将来的表现良窳,就是比较精准。棒球或许是种怀旧的运动,或许有其剪不断、理还乱的旧日时光,但没有哪支球队会想回到一个输多赢少的过往。

各支球队都已改弦易辙,开始用迥异于2000年的方式评估球员的表现,记者、部落客与棒球迷,也到了应该与时俱进的时候了。 图/报系资料图库

也正因为如此,各支球队都已改弦易辙,开始用迥异于2000年的方式评估球员的表现,同时我们身为记者、部落客与棒球迷,也到了应该与时俱进的时候了。而要让这样的改变得到落实,相关的对话就必须要达到一定高度,就不能只是指着打击率跟投手胜场的鼻子说:你们不好。

我们必须要跨进一种讨论是哪些统计数据更好,才能让我们讨论球员表现时,塑造一个新的框架。向读者传达这点,是我写这本书的主要目标(当然也是顺便卖书赚钱,但那是次要目标)。棒球的世界是个正在改变的世界,而且已经改变了一段时日,但关于这项运动的主流探讨与报导仍落后在大联盟球队运作的改变步伐之后。翻开你所在地的地方报纸,你还是会读到有人撰文缅怀投手的胜场数,会有人赞扬某某人是金手套的防守者,只因为他们纪录上不太会失误,也会有人拜倒在某名「点总」的神机妙算,但其实他们的「小球战术」反而让球队的得分减少。

但只要是球迷,就没有谁有理由抱残守缺地巴着上述这些老旧、过时或被证伪的观念不放。我在几年前首创一个推特标签叫#smrtbaseball,这是在致敬《辛普森家庭》里的一个笑话,主要是在该卡通里,但凡管理层的操盘或高阶主管的发言一点也不聪明的时候,smart就会被拿掉一个a而变成smrt。我在书名里把a加了回去,是因为这本书的宗旨是要尝试帮读者上一堂课,让他们了解时至今日,职业球团的管理层是以什么样的眼光在看待球员的数据与评价,乃至于他们的思维未来会朝什么方向发展。

随着2016年来到尾声,美国职棒大联盟也挥别其有史以来最精采的一次季后赛,当中满是戏剧张力、满是各种叙事,也满是平步青云的璀璨新星,并且结局是由芝加哥小熊队历经波折,中止了美国职业运动史上最漫长的冠军干旱期,而他们能做到这点,在相当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在统计部门中从陪榜的家伙,变成了名列前茅的排头。

芝加哥小熊队在2016年夺得世界大赛冠军,打破108年未曾夺冠的「魔咒」。 图/美联社

只要看过、追过2016年的美国职棒季后赛,你就一定会注意到、读到、听到一种东西叫统计革命,像是选手的胜场贡献值(Wins Above Replacement,简称WAR)、防守站位(防守布阵),进阶守备指标如终极防区评等(Ultimate Zone Rating,简称UZR),以及使用关键性指数(Leverage Index,简称LI)去判断该在何时使用你最强的救援投手。这在20岁出头的我开始玩票做棒球分析的初期,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如今这已经属于常规操作,任何一支还没上车的大联盟球队老板都在看着近几季表现拔尖的对手,心想自己要是再不在内部建立起这样的能力,那他们相比直接竞争者的落后幅度只会愈来愈大。

就算你不懂什么是投手独立防御率(Fielding Independent Pitching,简称FIP)或防守失分节省值(Defensive Runs Saved,简称DRS)或打者的击球初速(exit velocity),也不妨碍你享受棒球或追随球队。确实,外头有些人会让你感觉自己好像不知道这些东西就落伍了(我承认,我也干过几回这种事情),但事实是你不需要上天下地什么都懂。知道这些会让你成为一名更内行的球迷,而对我来说,内行可以让我从棒球中获得更大的乐趣。

内行的好处是听闻你支持的球队进行一笔猛然让人丈二金刚摸不着头绪的交易,或签下天外飞来的某个球员,你有办法去了解个中的缘由。内行会让你明白何以某个点上要换投手,或是为什么要短打或缩小内野的守备(或是也许让你反过来质疑这些调度)。而随着棒球这项运动的各方面报导,从比赛内容到球员交易再到季后奖项跟名人堂选举,如今都赛伯计量学的术语满天飞,内行可以方便你时时掌握各种书面与口语的精采内容,让你更了解这项我们美国人最钟爱的运动。

从比赛内容到球员交易再到季后奖项跟名人堂选举,如今都赛伯计量学的术语满天飞,内行可以方便时时掌握各种书面与口语的精采内容。 图/美联社

《聪明看棒球》说到底,是本为了读者而生的著作。如果今天我们在球赛正酣的观众席上比肩而坐(这些年我确实跟一些球迷有过这样的机缘),而你问我为什么救援成功的统计乱到像是某种山寨版的《外国人与煽动法案》,或是我如果以球探的身分现场测试一名球员,我看的点会是什么,那这本书能让你看到的,就会是我们之间对话的独白版。

我会试着从零开始建立整个架构,为此我会假设翻开这本书的你是进阶统计的一张白纸,或是对统计数据有好有坏一事略知一二,但会想要有人理性地向你说明「其所以然」。在第一部分里,我会帮大家大致梳理说一套、做一套的传统数据。打点、打击率、胜投、救援成功─它们是群不要脸的骗子,我们已经被骗了几十年。

在第二部分里,我会以上垒率等相对好的传统数据当起点来进行探讨,然后延伸到全新的统计数据,让大家知道球团与分析师是如何利用这些新数据来评估选手的贡献度。想花钱请球员,首先你得知道球员值多少钱,而要做到这点,你必须知道他创造出了多少棒球价值。

在第三部分,我把上述的概念套用到了名人堂的辩论中,解释球探传统上是怎么工作,有了新资料可用之后又是如何工作,并且讨论了美国职棒大联盟的Statcast产品,让大家了解何以其所代表的全新资料流,可以让各球团此前使用过的各种工具都显得小巫见大巫。棒球分析的未来将围绕在Statcast打转,由此我们不是不能期待球队开始用全新的眼光,去看待从球员合约、球探工作、选手养成,再到保持球员健康(特别是投手)在内,关于棒球的一切。

赛伯计量学是关于棒球的数学,但我选择在这本书中只提及必要的数学。这本书并不是教学手册,不是要指导你去打造你专属、好用的赛伯计量学捕鼠夹,但我也乐见想这么试试看的你。这本书重点想讲的,是种面对棒球的崭新思维,是种关乎球员身价与评估,并在过去15年间从属于疯子的边陲站到了主流思想C位的总体哲学。没有一支大联盟球队不是已经让统计分析变成其棒球决策过程的核心,就是正在这么做。

而在整个2016年的季后赛,不论是克里夫兰印第安人队对终结者安德鲁.米勒(Andrew Miller)不按牌理出牌的超常用法,还是世界大赛冠军芝加哥小熊队利用新资料变出的守备魔法,这场革命的效应都已经展现得淋漓尽致。即便你只是想要听懂棒球话题里的门道,知晓我们来自何处跟棒球世界正在去往何方,对你也会有所裨益。而这本书,就会带你朝着未来而去。

2016年季后赛,不论是克里夫兰印第安人队对终结者安德鲁.米勒(Andrew Miller)的超常用法,还是世界大赛冠军芝加哥小熊队利用新资料变出的守备魔法,统计革命的效应已展现得淋漓尽致。 图/美联社

图/八旗文化

《聪明看棒球:赛伯计量学如何打破旧思维,改变棒球传统文化》

作者:基斯.洛尔(Keith Law)

译者:郑焕升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24/05/08

内容简介:《魔球》是小虾米扳倒大鲸鱼的故事,《聪明看棒球》则教你成为「常胜」的大鲸鱼!ESPN资深棒球作家、《思维误判》作者洛尔经典之作,挑战现有的棒球教条,颠覆「老害」心中的棒球文化,教您如何运用「赛伯计量学」,更聪明地看棒球、打棒球、管理球队。

责任编辑/王颖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