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省委书记近期“日程”,看江苏向“新”而行

春风细雨,润物无声。“新”的动力,正在春天孕育萌发。

今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人代会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要求江苏“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笔者从近来江苏一系列重要活动“日程”中感受到,贯彻落实总书记这一重大要求,这个经济大省正在向“新”而行,以“质”图强。

三场重要座谈会——评“新”而论

4月18日,江苏召开发展新质生产力(市县层面)座谈会。这已是二十多天内,江苏省委书记连续主持召开的第三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座谈会,此前两场分别是3月27日召开的高校院所层面和3月28日召开的企业层面座谈会。

这三场座谈会,省有关部门的负责人悉数到场,江苏高校院所的院士专家“大咖”、知名企业的掌舵人,及市县、开发区、高新区的负责同志分别从各自的层面,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个重大问题谋划、支招。可以说,掀起了一场江苏顶尖学界、政经界的“头脑风暴”。

笔者有幸旁听了这三场座谈会。在高校院所层面座谈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谭铁牛,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校长黄如,中国工程院院士、紫金山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刘韵洁等10位专家学者,聚焦科技创新前沿、着眼江苏发展实际,就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创新学生培养与新质生产力培育深度融合机制、形成战略科学家梯队、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打造“顶尖创新链”等提出建议。

在企业层面座谈会上,中信泰富特钢集团总裁李国忠、红豆集团董事局主席周海江、盛虹控股集团董事长缪汉根、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良、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等企业家先后发言,结合行业发展趋势、企业经营实际,就打造全链条创新共同体、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推进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市场应用等提出建议。

在市县层面座谈会上,常州市、南通市、盐城市、无锡市,以及南京江北新区、苏州工业园区、泰州医药高新区、镇江丹阳市的负责同志,就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畅谈了各自的思考和举措。

信长星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说,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提出的重大要求。高校院所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企业处于生产经营一线、行业发展前沿,每个市、每个县、每个园区都是江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开展集中调研、举行座谈会,就是要集思广益,把江苏具备的条件和能力研究透,把实现目标的路径和方式理清楚。他要求省有关部门认真梳理研究,把大家的意见建议吸收到正在制定的政策措施中。

“春江水暖鸭先知”,笔者深感,无论是学界来自创新前沿的敏锐感知,还是企业界来自生产研发一线的直接感触,还是地方基层的火热实践探索,无不透着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透着江苏全省上下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走在前列的坚定信心。

频频一线调研——向“新”而行

不仅是召开各层面座谈会问计专家学者、企业基层,笔者注意到,全国两会之后,信长星多次到一线调研,主题依然是围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3月15日以来的一个多月,信长星分别在南京、无锡、苏州、常州等多地调研,而这些行程,既是调研,也是宣讲。在南京六合产业科技创新港,无锡梁溪空天产业展示馆等地,信长星和科技工作者、企业员工交流,向大家宣讲总书记在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梳理调研行程,笔者发现这些调研点也“大有深意”。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从全省来看,南京、无锡、苏州、常州,显然具备更良好的条件和能力,这或许可以理解为何省委书记调研首选这几个地方。

数字经济是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生物医药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是全球竞逐的新赛道、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在南京,信长星深入产业园区和企业,围绕这些方面深入调研。

南京大院大所多,创新氛围浓厚,在跟随省委书记调研途中,笔者深切体会,不仅是产业园区,甚至是随便一栋写字楼内,都是“藏龙卧虎”、“生龙活虎”。中储智运科技公司是行业领先的智慧物流及数字供应链解决方案平台企业,巨鲨显示科技公司是医学影像可视化领域的领军企业,全信传输科技公司主要研制高性能光电传输设备,这三家行业领先企业就“深藏”在南京鼓楼区几个写字楼内。信长星在调研中强调,要深化数实融合,布局前沿技术,一体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加快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新高地。

在圣和药业、南京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调研时,信长星指出,要依托江苏良好的科教资源和产业基础,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在南京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调研时,信长星详细了解空域管理、航线开辟、无人机研发应用等情况,他指出,低空经济有着巨大的想象空间和发展潜力,关键是要找准结合点,错位竞争、特色发展,使之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引擎。

无锡是我国近代工商业的发祥地,近年来大力布局空天产业。调研时,信长星对此充分肯定,指出新征程上要把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立身之本,着眼未来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新的竞争优势,打造空天产业新高地。

在苏州,信长星来到科沃斯集团、汇川技术公司、瀚川智能科技公司调研,他强调,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广泛渗透,正在为实体经济注入新活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强化数字赋能,拓展应用场景,以高质量供给引领新需求、催生新动能。

合成生物是常州积极培育的未来产业。在常州,信长星来到长三角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园,参观南师大常州合成生物学产业研究院,调研合成生物全产业链企业——创健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强调要锚定方向、稳扎稳打,推动合成生物学与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有效贯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着力打造未来产业发展高地。

在调研行程中,笔者也注意到,除了这些代表着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调研点,信长星同样关注占到江苏规上工业营收六成多、利润五成多的传统产业。

南京钢铁集团被誉为江苏钢铁工业的摇篮,是国家级数字领航企业,它的实践是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的典型。近年来南钢大力推进“智改数转网联”,协同发展钢铁主业和新型业态,实现了爬坡过坎、焕新升级。信长星调研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必须巩固提升传统产业的领先优势。

在信长星的调研行程中,笔者还注意到有几所各具特色的知名高校:苏州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苏州大学是声誉卓著的百年学府,一所在法学、临床医学和放射医学等多学科具有优势的综合性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工科优势明显,拥有多个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更以铸造“国之重器”见长。河海大学以水利为特色,在水利工程、土木工程等领域具有深厚的学科优势。在高校调研时,信长星都十分关注科技创新和成果运用,并且多次提出希望高校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作出新贡献,成为江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策源地。

笔者从省委书记近一个时期的调研路线理解,江苏发展新质生产力,既聚焦“从0到1”的基础研究,也聚焦“从1到10到100”的产业应用;既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也积极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更努力巩固传统产业领先地位。而这些,都指向一个目标——“使江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多措并举——从“新”出发

关心江苏的人会留意到,江苏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思考与谋划并非刚刚起步。

早在去年11月,围绕学习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重要论断,南京大学以“江苏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举办江苏发展高层论坛,省委书记、省长亲自到会,听取经济界、科技界的专家学者的前瞻思考、真知灼见。在这次座谈会上,信长星谈了自己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提出江苏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走在前列。

2024年元旦过后,江苏的“新年第一会”,是“重大项目建设启动会议”。会上发布的重大项目,除了数量、规模大幅增加,突出发挥稳增长支撑作用,更突出科技创新引领,科技创新平台类项目数量由5个增加到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项目186个,比上年增长25.7%,占制造业项目比重达到80%。

再看春节后江苏召开的“新春第一会”,是“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工作推进会”,聚焦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明确要做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两篇大文章,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打造更强有力的引擎。

此外,去年还召开了全省新型工业化推进会议、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组建科技攻关联合体等,推动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发展各项措施加快落地。

除了这些重要会议,江苏还有一系列务实之举:

——江苏印发实施的《加快建设制造强省行动方案》,涵盖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聚焦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50条产业链,实施八大行动,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建设质量效益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强省;

——推进“51010”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即5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10个国内领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10个引领突破的未来产业集群;

——整合资源成立江苏实验室联盟,启动宁苏人才集聚平台建设,设立基础科学中心,进一步优化了全省战略科技力量布局;

——开展“1820”基础研究策源行动,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厚植新质生产力发展根基;

——建设一批协同高效创新平台,全省已建设14家省级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其中国家级创新中心3家。

从这些举措中,我们感受到的,是江苏大地喷涌而出的“新”动力,坚定有力的“新”步伐。向“新”而行,从“新”出发,江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未来可期。

来源:江苏新闻

编辑:无锡发布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