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得不到關愛,她過了40年「無意義人生」:我可能會孤獨死
40岁的H女士从小受虐,高中的时候从家里逃出来。从小受虐,高中的时候从家里逃出来。自有记忆以来,她一直觉得很孤独,感觉世上没有可以相信的人,只能孤独地活着。图非当事人。 示意图/Shutterstock
害怕和人接触,孤独终死
「说到最后就是,因为我是那个人(妈妈)生下来的,所以这四十年的人生,就注定是完全没有意义的人生。」语气平淡的说出这些话的是H女士。她今年四十岁,独居。从小受虐,高中的时候从家里逃出来。二十几岁时从事特种行业赚钱,结果被男友骗走钱财,又重新开始。
三十岁时进入职业学校,三十四岁在IT公司就职,生活总算是稳定下来。三十八岁,开始看心理医生。起初她经常会用「妈妈」这个词,但是当她意识到自己有受虐经历时,她开始把妈妈称为「那个人」。她发现自己的妈妈和普通的妈妈不一样,所以对「妈妈」这个称呼产生抗拒。
自有记忆以来,她一直觉得很孤独。二十几岁初入社会,她觉得周围都是「敌人」,世上没有可以相信的人,只能孤独地活着。在一堆「可怕」的人里,自己无时无刻都是紧绷的,能坚持活下来对她来说很不容易。所以她和一般的年轻女生不同,不知道享受生活,聊天、恋爱、旅游、享受美食都与她无缘,也不会化妆,永远只穿一身黑色。其实她很多次想过轻生,放弃的原因是她始终相信「只要做个好孩子,妈妈一定会爱她。」
这样的H女士自从看心理医生以后,开始整理自己的情绪,发现自己的「心」一直被压抑,也就是「依附否定」。不久,她开始懂得爱护自己并试着相信别人。人生很快就改变了。以往她觉得是敌人的人,变成了温柔的人,仔细想想以前在特种行业工作时也遇到过温柔体贴的好人,职业学校的同学也很照顾自己,现在的公司也有很多好人。只要接受他人的爱和关怀,会看到以往没看到的世界。
她领悟到「因为在那个人(妈妈)的身边成长,人生只能从对他人疑神疑鬼、害怕与人接触开始,就这样持续了四十年。」现在俯瞰这一切,觉得「以往的人生没有意义」。出生在怎样的家庭,孩子无法决定,只能接受。从小被灌输的思考方式,也决定了今后的人生。
这看上去是很难改变的「心理规律」。可是,当意识到自己曾经受虐并且因此对爱毫无期待的时候,其实我们可以改变这个「必然」。面对自己的过程中,深刻理解人生的时候,她们(受虐者)会比一般家庭成长的孩子更能够相信别人。看起来很不可思议,但这是当人们超越「必然」时会出现的现象。
H女士说得很淸楚:「如果没有看心理医生,我就会这样一生孤独,直到死去。」
「心理规律」是什么?
我刚刚提到了「依附关系的形成」和「否定依附」这两个概念。接着,来总结一下我对这本书的主题「心理规律」的看法。心理规律由两个层面组成,第一是绝对无法改变的部分,第二是只要发现就能改变的部分,前者是「心理规律」,共有六个,后者是「心理必然性」。
先说「心理规律」。首先,人从一出生就对爱有需求,寻求安全感,想和妈妈紧紧依偎、建立连结。这些都是人的本能,是不可逆的「心理规律」。不过虽说是规律,但其实没有特定形式,而是会以各种样态持续出现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的「心」,也会持续追求与他人的连结,而非孤单一人。
第二项则与根本性的心理创伤─「否定依附」有密切关系。当人们主动否认「想要被爱」的基本需求,就是在自我否定。这种自我否定会折磨我们,这也属于一种心理规律。
总结起来:
心理规律①人一出生就有对依附的渴望,一生都会期望与他人产生连结。
心理规律②「心理创伤」是指否定自己渴望被爱。这种否认使人痛苦。
接着说「心理必然性」。以H女士为例,即「从小受到的创伤会一辈子折磨着自己」,这属于意识到就可以改变的层面。在这里,H女士的创伤是可以修复的,所以仍未及「心理规律」的程度,而是比较轻微的「心理必然性」。
人的内心活动,有影响日常生活层面的,这是「心理必然性」;也有作用在心理深处的各种影响,这是「心理规律」。一般情况下,我们不会察觉自己的深层心理。但是,经历受虐或其他极端情形,或是陷入很深的苦恼、获得深刻感动等时候,心底深处层次就会显现出来。
那时,我们会看到心理自由和必然,以及内心幸福的关键。
★珍惜生命,若您或身边的人有心理困扰,可拨打安心专线:1925|生命线协谈专线:1995|张老师专线:1980
《父母不能选择,但人生可以:走出家庭的伤,从认识自己的依附关系开始》。 图/心灵工坊
本文摘自《父母不能选择,但人生可以:走出家庭的伤,从认识自己的依附关系开始》,2024/09/19心灵工坊
│更多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