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源头说,我军打仗有两种打法,一是毛主席打法,二是徐向前打法

在我们悠久古老的中华民族文明历史上,有数不清的古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传世名著,这些作品题材十分广泛,涉及文学、历史、地理、军事等各个方面。

流传至今的像《诗经》、《史记》、《孙子兵法》,无一不闪烁着璀璨的光芒,这些都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华民族的后代,在研究古人著作的同时,进一步开拓创新,让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得以发扬光大。

其中的《孙子兵法》可以算是我们兵法理论中的根本,是古代第一兵书。许多军事家都曾熟读《孙子兵法》,他们了解《孙子兵法》,并在实际作战中灵活运用,打出自己的风格。

有我们敬爱的毛主席,有朱德、徐向前等,他们带领着人民军队,一步步走向胜利。从源头说,我军打仗有两种打法,一是毛主席打法,二是徐向前打法。

这两种打法有什么区别?哪一种打法更加适合我们国家的军队?

天才军事家

毛主席是天才军事家,他熟读军事理论书籍,特别是《孙子兵法》,在很早就显露出特别的的军事天赋。

毛主席在师范学校学习期间,就经常去图书馆读书。在图书馆里,毛主席翻阅了大量书籍,涉猎的范围广泛,从文学、到历史,从政治到军事。他汲取书中的营养,丰富了自己的理论,为他以后写作军事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毛主席熟读《孙子兵法》,但是他没有局限于理论,没有照搬书本。如果那样,就陷入了纸上谈兵的误区。毛主席把《孙子兵法》里的精要铭记于心,实际运用的时候不局限于书本,往往能发挥得更加得心应手。

在秋收起义中,毛主席就小试牛刀。毛主席深入湖南农村,发动农民群众,完成了起义的筹备工作。

在1927年9月秋收起义爆发,针对国民党的军队来势汹汹,毛主席没有按照事前规划的方案,前去攻打长沙。而是决定带领部队,转战国民党力量薄弱的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

这一举动为中国革命保存了革命实力,也给中国革命指出了一条胜利的道路。为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方针开了一个好头。

在中国革命道路上有一段非常坎坷的历史,当时由王明错误军事路线占主导的时候,我们军队在战争中处于劣势。长此以往,中国革命的前途不容乐观。

在中国共产党的生死存亡关头,毛主席耐心做中央领导的工作,细数王明错误路线的危害,阐述自己的革命观点。

在1935年党中央召开的遵义会议上,严肃批评了博古、李德的错误军事路线,肯定了毛主席的战略战术。从此,毛主席就在党中央占据了军事领导地位。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毛主席军事理论的精髓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这句话看似简单,其中蕴含的深意却是以不变应万变,以万变应不变,是战争指导的最完美境界。在解放战争中,毛主席的这条理论,得到了最好的验证。

1946年的大同集宁战役,晋察冀军区集结部队,意图攻打大同。但是当时的准备不够充分,兵力不足,比起国民党部队的几十万大军,处于敌众我寡的劣势。

战役进行了2个月,敌我双方战事胶着,我军仍然没有攻下大同。这时国民党的援军从四面八方赶来,解放军忙着四处打援,最后也没有拿下大同,反而丢失了重要城市张家口。

半年后,聂荣臻率领解放军清扫石家庄的国民党部队,想趁机收复正太铁路。

按照原计划,解放军经过夜行军转移到石家庄附近。准备先消灭周围村子驻扎的国民党部队,然后稍做休息,在有利地势的掩护下埋伏,想等到救援的敌军来到时,再一举歼灭敌人。

可是狡猾的敌军没有那么愚蠢,他们和解放军玩起了三十六计中的“围魏救赵”。国民党军队直奔解放区的军事重镇,想让聂荣臻撤兵。聂荣臻把情况汇报给党中央,他心急如焚地等待着党中央的指示。

在紧急关头,聂荣臻接到了毛主席的电报:

看了毛主席的电报,聂荣臻立刻下令部队进入作战状态,解放军无视敌人的佯攻,一举拿下了正太铁路。敌人一看围魏救赵的计策没有见效,慌忙派兵增援石家庄。

可是等到敌军赶到的时候,我军已经拿下石家庄,并提前做好埋伏工作。经过激烈的打斗,顺利歼灭前来救援的敌人,打得敌人措手不及,取得了战役的胜利。

从正太战役后,毛主席提出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先打弱的,再打强的”在全军全面推行。这个理论的中心就是灵活运用,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领会,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原则。毛主席的这个理论,得到了无数指挥者的认可。

毛主席还写了许多文章,例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论持久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等等,在中国革命的每个生死攸关的时刻,指导部队继续前进。那么徐向前的打法又是什么呢?

越是艰险越向前

十大元帅之一的徐向前,曾是黄埔军校第一期的优秀学生。在十大元帅中,他指挥的战役最多,指挥的部队最多,是当之无愧的元帅。

徐向前出生在山西五台,是土生土长的西北人。他身上却没有西北汉子那样粗狂的性格,他的父亲是一名秀才,从小就教导他读书写字,希望他长大后能谦虚做人,因此为他取了个名字叫“徐象谦”。

当徐向前23岁的时候,他对中国的社会现状十分不满。目睹百姓民不聊生的现象,使他萌生了从军报国的志向。徐向前怀揣着救国的理想考入了黄埔军校,成为黄埔军校第一期的优秀学生。

北伐战争开始的时候,徐向前义务反顾地参加了革命,跟随北伐军四处征战,辗转天津、广州和上海。当蒋介石萌生了分裂国家的狼子野心,他开始迫害共产党人。

徐向前看到中国共产党的党章,深深地被一句话打动:“共产党员要为共产主义流尽最后一滴血。”徐向前想:“能这样为党奉献终身的人,不就是中国老百姓最需要的人吗?不就是我要追寻的革命方向吗?”

徐向前在革命的紧要关头,选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徐向前加入共产党以后,很快就被派往湖北省,领导中国工农红军进行战斗。中国共产党给予了徐向前无比的信任,直接让他担任工农红军第31师副师长,徐向前由湖北开始了他开挂一样的战争生涯。

短短2年,徐向前就由副师长一路前进,最后担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而他在黄埔军校的同期学生还只是个师长而已。一时间徐向前名声大噪,在国共两党都有极高的声誉。

1932年徐向前奉命发动苏家埠战役,当时徐向前可以调动的兵力只有1万5千人,而国民党部队却派出5万大军。面对敌我双方兵力悬殊的情况,徐向前仔细研究战略战术,熟悉地势地形,决定派出部队奇袭国民党军兵力相对薄弱的返淠河一线。

红军在游击队和人民群众的掩护下,趁着月色昏暗,渡过波涛汹涌的淠河,兵分几路拿下了苏家埠和青山店。等到国民党军队发现的时候,我军已经歼灭敌军。

国民党军队为了增援苏家埠,派出几路援军千里奔波而来。这时的徐向前已经将部队埋伏在关卡和隘口,等候即将落入包围圈的敌军。疲劳的敌援部队刚走进包围圈,就被徐向前一声令下全部消灭。

这此围点打援的战役,可以称得上是古今中外战争历史上最经典的战役。徐向前的部队以少胜多,歼灭国民党部队2万人,自己的伤亡却很小。

徐向前部缴获军资无数,缓解了我军装备供应的不足。最重要的是这次战役打出了共产党的威望,鼓舞了战士们的士气。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解放战争开始后,徐向前又投入到西北战场,奉命解放家乡山西。徐向前的部队和阎锡山的部队相遇在临汾,大战一触即发。

当时徐向前带领部队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临汾,解放军战士经过几天的行军,都很疲劳。在战前动员的时候,徐向前对大家说:

战士们的回答响彻云霄:“请首长放心,我们一定完成任务。”

徐向前在行军途中就已经制定了作战方案,于是向各级指挥员下达命令,打响了临汾战役。解放军战士克服行军的疲劳,一鼓作气,击败了装备精良的王牌师。

当阎锡山得知自己的王牌师,不到2个小时就败在徐向前的麾下,他对于徐向前的态度,由开始的轻视到最后的不得不佩服。阎锡山感慨说:“没想到我阎锡山被徐向前这个后生打败,我的老脸都丢尽了。”徐向前率领部队一鼓作气,攻克了山西的十几个城市,给阎锡山以致命的打击。

徐向前领导部队作战,最擅用的就是灵活作战,以少胜多。他的许多战役都被列为解放战争的重要战役,他是名副其实的开国元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