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F:台湾大型企业逆境挺强 营收总额连两年创历史新高

(CRIF中华征信所29日公布2023年「台湾大型企业排名TOP5000」,并分析整体形势与变动。资料来源/CRIF)

坏年冬也能出好笋!CRIF中华征信所29日公布「台湾大型企业排名TOP5000」,尽管2022年在经济条件内外相煎,台湾5000大企业单靠当年前3季的出色业绩表现,营收总额仍有年成长,较2021年微幅成长1.03%,以43兆1,552亿元连续两年创下历史新高。

CRIF指出,2022年的经营条件十分不佳,5000大企业税后纯益年衰退21.54%、仅4兆3,611亿元,所幸仍是历史次高记录。尤其,台电和中油两大国营事业大亏的拖累,导致税后纯益总额平白减少了4,140亿元。

虽然如此,5000大企业税后纯益总额在2022年达到4兆3,611亿元,CRIF指出,拉长时间序来看,该值自2013年的2兆181亿元开始显著成长,及至2022年的4兆3,611亿元,成长幅度高达116.10%,印证台湾产业华丽转身的成果。

另一方面,CRIF分析,以代表获利率的「纯益率」表现来看,5000大企业自2013年的5.92%一路扬升到2021年的13.01%,成长幅度达119.76%;即便2022年纯益率下滑至10.11%,也仍然是历史次高,「这反映了5000大企业,正逐步迈向高获利率时代!」

上述企业经营最新数据,来自CRIF中华征信所最新出版的「台湾大型企业排名TOP5000」。CRIF指出,2022年不是个安静的年,外有高通膨、美国升息、俄乌战争及中国大陆疫情封城多重利空影响,使全球经济放缓、工业需求减少、国际客户调整库存;内有疫情大爆发及「防疫保单」之乱,使得企业经营十分困扰。

就5000大企业的税后纯益总额,CRIF指出即使不看2021年的5兆5,587亿元高点,由2013年的2兆181亿元成长至2022年的4兆3,611亿元,成长幅度也高达116.10%,印证台湾产业华丽转身的成果。如果以代表获利率的纯益率表现来看,由2013年5.92%一路扬升到2021年的13.01%,成长幅度达119.76%;即便2022年纯益率下滑至10.11%,也仍然是历史次高,CRIF认为这反映5000大企业正逐步迈向高获利率时代。

CRIF表示,以台湾产业在全球供应链的整合能力,以及建立的客户高黏着度的优势,挺过全球产业的库存调整期后,5000大企业仍将蓄势待发。不过CRIF也指出,面对浅碟经济的特质以及地缘经济的转变,台湾产业需要进行五个「固本」布局,以保有既有优势并持续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