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洪建:别再让乌克兰危机绑架中欧关系
崔洪建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博士,曾于中国驻牙买加、孟买使馆担任外交官,现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取自网路)
崔洪建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博士,曾于中国驻牙买加、孟买使馆担任外交官,现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
崔洪建在大陆《环球时报》撰文指出,从去年2月俄乌冲突以来,欧方与中方互动经常性预设立场,从欧盟一些官员相关表态来看,要把乌克兰危机与中欧关系挂钩,已成欧方复杂心结。但这场危机,不是当前国际关系唯一主题,也非中欧关系题中之义。如果欧方不能将关切乌克兰危机置于合理范围、不能放弃与中方互动预设前提的做法,中欧关系就可能出现一叶障目状况。
崔洪建称,面对中国时,把乌克兰危机当作一张大牌来打,或许是欧方一些人的真实想法:一是自认为站在「道义制高点」上,有权力对中方立场评头论足;二是将「恐俄症」部分转移到担忧中俄关系,担心「中俄结盟」会让欧俄对立局面朝向对欧洲不利、而让中方获利方向变化。
关于「道义制高点」的想法,如果欧洲是认真的话,那么真是多虑了。一则始终作为俄罗斯地缘博弈对手之一,欧洲那些想对中打「乌克兰危机牌」的人,动机不比别国更「高尚」;二则作为乌克兰危机当事方之一,欧洲立场也不「普世」:国际社会与中方相似立场的国家不在少数,不少还被欧洲视作同侪、引为同道。
崔洪建表示,担忧「中俄结盟」不利欧洲而有利于中方,比站不住脚的「道义」问题貌似实在一些,但更暴露欧方局限自身零和博弈、甚至趁火打劫的狭隘经验,对于中国外交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性、寻求大国关系稳定平衡的责任感、及中俄关系结伴不结盟的性质,都缺乏应有认识。
中方历来旗帜鲜明地反对集团式对抗和新冷战立场,是身体力行,只要中国和其他大国关系都能保持和平共处、健康稳定轨道上,历史悲剧就不会重演,人类命运共同的潮流就不会逆转。
崔洪建认为,知己知彼之后还要将心比心,不仅是人际关系也是国际关系和谐的黄金法则。当欧洲拿着乌克兰危机的棱镜,打量中国对外关系时,不妨对照反思,当欧美以「价值观同盟」为名将中国视作异己、公开行「协调对华政策」之实、试图对中国的发展设限时,中方是不是也要把「拆散欧美」作为中欧关系发展的前提?对于中方反复强调的中欧关系「不依附、不针对也不受制于协力厂商」的原则,欧方如果能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或许就能真正理解中国作为负责任伙伴的价值和维持大国关系相向而行并行不悖的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