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第一市场电线老旧停电 摊商忧安全盼市府重视
大甲第一市场启用至今已42年。(李京升摄)
市场经历停电后,今天正常营业。(李京升摄)
台中市大甲第一公有零售市场启用至今已42年,地方多年来期盼推动改建,市场近日因电线老旧停电,让摊商一度无法做生意,市场今天虽然正常营业,但摊商们担忧线路问题有安全疑虑,迫切需要市场改建修缮;市府经济发展局4日指出,改建经费评估后,高达10亿元,短期内无法推行,目前已安排在2026年先办理结构补强,并改善机电设施与市场环境。
大甲第一市场位于大甲区顺天路与中华街交叉路口的黄金地段,起建于1982年,市场共有120个摊商,也因紧邻大甲镇澜宫旁,每逢妈祖遶境期间,市场消费者、观光客络绎不绝。
但市场启用多年,除建筑外观老旧,市场内通风不良、设施陈旧不堪,摊商与地方民代迭有反映,希望推动重建,未料喊了多年未果,11月29日还因为市场电缆线老旧,导致大停电10多个小时,摊商无法做生意,经台电人员抢修,直到当天下午近6时才恢复供电。
今天市场照常营业,不过有许多摊商表示,大家停电那天都无法做生意,冷冻库都不敢开,就怕生鲜食品解冻后腐坏;市场是他们维持生计的所在地,这次因为电线短路停电,难保下次会不会有电线走火可能,摊商们都忧心忡忡。
市议员杨启邦说,他每年都在关心市场改建,也曾建议利用镇澜宫后方空地,作为中继市场并设置停车场,好推动改建也解决周边停车不足问题,却都被市府打回票,先前有说要BOT案不可行,那应当另寻方案,盼市府重视摊商心声,别1年拖过1年。
市府经发局市场管理科长蔡永福表示,BOT案评估后不可行,其原因是1、2楼需保留市场空间,3楼也得规画活动中心,厂商认为最精华楼层发展受限,商业收入预期较低,所以都兴致缺缺。
蔡永福坦言市场要整个重建有困难,他说,经评估后市场重建至少要10亿元经费,市库负担过重,且全台中市4、50年以上的老旧市场众多,若推动改建,大甲第一市场并非最优先急需改建。
蔡永福表示,考量大甲市场是921后的老旧建物,耐震程度不足,市府目前已向经济部争取补助,规画推动全市公有市场耐震补强,大甲第一市场预计2026年进行,届时也会优化电缆线、整理市场内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