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财神爷叫赵公明,却不知月老和黑白无常,究竟是什么人

吴学华原创作品

(见到财神爷的朋友,帮忙点个赞,祝您生意兴隆财源滚滚)

地府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商周时期的甲骨文里,那时候的人们认为死后埋入地下,魂魄也会去到地府里,于是,早期的王侯将相都喜欢让活人殉葬,在地府里继续潇洒。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人们想象出了很多地府里的场景,于是便有了十殿阎罗、黑白无常、牛头马面、生死判官等等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民俗文化。至今在丰都,还在打造“鬼城”和“酆都”文化城市的名片。

很多人都知道财神爷是赵公明,文财神比干,武财神关公,玉皇大帝叫张友人,济公原名李修缘,但是月老叫什么,黑白无常叫什么,却没有几个人知道了。

月老的名字叫柴道煌,宋州宋城人(今河南商丘)。

关于月老的最早文献记载,出自唐代李复言的《续玄怪录·定婚店》。略谓:杜陵韦固,元和二年旅次宋城遇一老人倚布囊,坐于阶上,向月捡书。固问所寻何书,答曰:天下之婚牍耳。又问囊中何物,答曰:赤绳子耳。以系夫妻之足,及其生,则潜用相系,虽讎敌之家,贵贱悬隔,天涯从宦,吴楚异乡,此绳一系,终不可逭。

相传在唐代,有一个叫柴道煌的老人,在街市边开了一个店,卖一些男女小饰品。唐朝的男女比较豪放,很多人私定终身,就跑到店里买礼物,作为定情之物。柴道煌遇到这样的情况,就用红绳把男女的脚或者手拴一下,解释说只要对着月亮许愿,就成为一辈子的夫妻,无论今后有何变化,无论其中一人走多远,他们始终是夫妻。

于是,人们都把柴道煌称作“月老”。随着前来举行系红绳仪式的男女越来越多,月老的名气也越来越大。柴道煌去世之后,很多男女前来祭拜他,而他系红绳定情的习俗,也流传了下来。

唐僖宗时期,鄞州官员之女何娇儿,与书生吕继定情,无奈家中巨变,何娇儿被卖入青楼,在脚上串红绳,暗示自己名花有主,那些恩客见状,均不愿染指,保留了何娇儿的清白之身。吕继考上进士后外放县令,多番探访寻到了何娇儿,将其赎身,两人成婚之夜,何娇儿以白布垫身以证清白。后来,女性在脚上系红绳,演变为“辟邪”之意。

再来聊聊黑白无常,根据民间传说,黑白无常是在人将死的时候,前后拘捕生魂带往地府的,白无常叫谢必安,头顶的白帽子上有四个字:一见生财;而黑无常叫范无救,头顶的黑帽子上有四个字:天下太平。

白无常为笑脸,黑无常为恶脸。《北平风俗类征》里面有记载:而能遇见白无常者,向其乞得寸物,归必财源大辟。

所以要是见到白无常,前往不要怕,向他讨一点东西,你就发达了哈!

为什么黑白无常的名字叫谢必安和范无救呢?

根据民间传说,谢必安和范无救原本是同母异父的兄弟,哥哥叫谢必安,长得瘦瘦高高的,弟弟叫范无救,各自矮矮墩墩。兄弟俩打小就一起生活,虽然是异姓兄弟却情同手足。由于父母去世得早,兄弟俩一直没钱娶亲,三十多岁了,两人还住在一起,在同一张床上睡觉。

弟弟范无救很听哥哥的话,哥哥叫他做什么就做什么,从不违抗。

一天,兄弟俩出去游玩,走到路上的时候,眼看大雨将至,哥哥对弟弟说:去桥底下避雨,我回家拿雨伞。你千万不要走开,我马上回来。

谢必安说完就往家里跑,在他走后,大雨哗啦啦就下来了。雨越下越大,上游有山洪下来,桥下慢慢积水暴涨,范无救想跑上岸,可转念一想,哥哥回家取伞了,我若是离开了这里,他回来寻不到我怎么办呢!

他就这样在桥底下,死死地抱着桥墩,由于他身材矮小,很快被河水淹没。

哥哥谢必安拿着伞回来,见水面上飘起了弟弟的尸体,顿时大哭起来,觉得是自己害死了弟弟,便一头扎进河中……

兄弟俩一起来到阎王殿,见到阎王之后说了他们的经过,阎王感其情深义重,封为黑白无常,专门引渡亡魂,成为阳间阴间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