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立光携工研院 推快充锂电池材料
经济部12日举办「万溢能源公司成立记者会」,工研院材料所所长李宗铭(左起)、工研院副院长张培仁、经济部产业技术司司长邱求慧、大立光总经理黄有执、万溢能源公司董事长陈金铭一同举行成立仪式。(陈俊吉摄)
官民合作进军绿能产业!经济部12日宣布,由大立光投资4.5亿元,与工研院团队合作成立子公司万溢能源,要开发全球最快充电的锂电池负极材料,5分钟即可充饱电。预计2026年产能即可到600吨,抢攻全球电动车及储能市场千亿美元商机。
根据麦肯锡顾问市场调查,预估2030年全球锂电池市场产值将高达4500亿美元。经济部产业技术司近5年已投入10亿元科研经费,锁定快充电池、固态电池、绿色低碳制程等三领域研发,协助业者商业利用。
大立光过去在材料研发已有基础,此次成立万溢能源,主要看准高容量动力电池市场。经济部产业技术司司长邱求慧表示,有别于传统锂电池石墨材料充电需2至4小时,万溢主要的核心技术为铌酸钛(TNO)负极材料,可让锂电池5分钟就充饱电,且寿命高达20年,这可以满足快充巴士、储能系统、混合动力车、堆高机及无人机等市场的需求。
与工研院联手成立万溢,大立光总经理黄有执解释,主要是看好铌酸钛负极材料快速充放电的特性,二方面则是公司总裁林耀英本身也是学化工出身。他预计今年就可建立铌酸钛材料试产线,初期产能目标24吨,2026年要放大到600吨,供货给国内外各大电芯厂使用,提高市场渗透率。
工研院副院长张培仁指出,锂电池是3C移动电子产品、电动车辆、以及储能系统的核心关键,市场需要充电速度更快、寿命更长的电池,目前先进大厂、研究机构都致力于开发创新电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