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潜舰数量惊人 台湾沉重威胁

宋级。(本报资料库)

基洛级。(本报资料库)

与中华民国海军遭遇的「潜舰难以取得」的困境不同,大陆的潜舰部队一直都相当庞大,早年获得苏联的技术提供,大陆自行生产的模式,包括613级(W级)、629级(G级)、633级(R级),总数超过100艘,相当惊人。但是这些第一代柴电潜舰现在都已退役。大陆第二代潜舰部队的开端,来自俄罗斯的基洛级(K级)的引进。或许是学习,也可能是逆向工程,之后中国大陆的几种自制潜舰,也或多或少看的到基洛级的身形。简介大陆的几种主力攻击潜舰:

俄罗斯基洛级:基洛级是前苏联首次采用「泪滴型」设计的柴电潜舰,泪滴型具有水下低阻力的优点,使得它的静音与潜航速度都表现良好,再加上前苏联在吸音瓦材料上的持续改进,基洛级的潜航声音相当小,得到「水下黑洞」的外号。时至今日,基洛级潜舰仍是俄罗斯最成功,也是最畅销的军品,它的改进型与生产工作仍然不断。使用国包括俄罗斯、中国大陆、越南、印度、阿尔及利亚、伊朗。

大陆是基洛级最早的国际客户,1992年开始洽谈,之后商议购买2艘苏联未能完成的基洛级,先部署在东海舰队。在商谈合约时,大陆得知基洛级的后续改进计划,也达成订购前期合约,俄罗斯在获得大陆资金挹注后,也就有能力完成被称为「636型」的基洛改进型,大陆总共购买了12艘基洛级,除头2艘的基洛级第1代已经退役,其他10艘仍是现役潜舰。

基洛级的性能,各界都有目共睹,当然包括台湾;大约在2000年左右的陈水扁执政时期,确实曾经派出考察团到俄罗斯,询问购买或是租借基洛级潜舰的可能性,也曾签过一些草约与备忘录,这当然不是美国方面能接受的,据说小布希总统承诺对台湾提供8艘潜舰,可能就与台湾试图向俄罗斯购买潜舰的消息有关。然而,即使有美国总统的承诺,台湾还是没能得到西方规格潜舰,当然这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基洛级(636型)全长73.8公尺、直径9.9公尺,潜航排水量3126吨,水上极速:12节(22公里/小时),潜航极速19节(35公里/小时)。

039型「宋级」:039型潜舰的开发,源自中共海军总司令的刘华清在1982年提出的海军现代化计划,他阅读了大量西方军事文献之后,决定比照当时西方潜舰的设计,主要就是泪滴型舰体与单轴七叶螺旋桨,这使得宋级潜舰在外型上达到现代潜舰的标准。

虽然1982年就提出计划,但直至1994年首艘039试验潜舰下水,北约将其命名为「宋级」。但此潜舰仍存在若干技术问题,很长一段时间并未进入量产。因此大陆继续向俄罗斯购买基洛级潜舰做为替代方案。

在基洛级的操作经验持续累积后,宋级潜舰的改进工作逐步有了突破,大约在2000年左右定型,也才正式进入量产,直到2004年,宋级潜舰完成了13艘,包括首艘试验性质,舷号320的原型艇也仍然在服役中。

039A/B/C「元级」:在完成宋级的研发后,大陆对柴电潜舰有了心得,就以宋级为基础,提出更大尺寸的改进型,这就是039A/B/C的元级潜舰。

元级潜舰是在宋级潜舰的生产工作结束后,立即出现的改进型,外观上比较明显的差别在舰身上方的「背部」,宋级呈圆弧型,而元级「背部」设计成平坦状,舰员在泊锚或其他工作较为安全。

我们对元级的分类,是以帆罩为特征。最初的039A有一个简洁的直立帆罩,其前缘几乎是垂直的。2013年后,出现了一种边缘带有弧度的帆罩,于是称为039B。2021年5月,在长江被拍摄到具有曲折状帆罩的潜舰,被视为元级的第3种改型,可能称为039C,也有观察家倾向将它命名为039D。

元级是大陆性能最成熟的中型潜舰,也积极对外行销,称为S-26「麒麟」,已取得巴基斯坦的订单。也曾经一度取得泰国的订单,但是由于此潜舰的动力来源是德国的MTU 12V396柴油机,德国政府不满大陆并未告德方,就同意潜舰销售,因此取消向大陆继续提供该款引擎,迫使大陆只能改用自制柴油引擎,这又使泰国不满,决定取消订单。这也反应了大陆虽然能够自制潜舰,但还没有到「全部系统皆可自制」的程度,许多关键设备仍然必须仰赖国际供应链的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