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驴球”、“斗牛”、畅游颐和园……罕见纪实老照片带你穿越清华旧时光
210幅黑白照片,跨越60年光阴,不久前在清华大学举办的影展“张祖道镜头下的清华”,吸引了不少校内外观众驻足欣赏。
张祖道的摄影之路始于清华园。1945年,他考入西南联大,后毕业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课程中并没有摄影,但社会学的训练和学科背景,奠定了他朴实自然的摄影基调。在那个流行“摆拍”和“艺术摄影”的年代,张祖道选择了一条特立独行的“纪实”道路。
毕业于清华社会学专业的摄影师张祖道。
尚未从清华毕业时,张祖道就十分喜欢摄影。最初,他用借来的相机拍摄同学游玩,记录昆明“一二·一”学生运动,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终于,他用参加社会调查的劳动报酬,到王府井东安市场,买了一台二手老相机。第二天便拍下了北平学生抗议美军暴行大游行的全过程。此后,1947年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1948年“反美扶日”学生爱国游行……张祖道的镜头一直牢牢地追随着身边爱国学生的身影。
拍摄游行队伍时,张祖道总是骑自行车先到达预定地点,观察环境,把相机设置好后,挂在身上用手遮住,然后挤在人群里假装路人。等游行队伍走过来,他举起相机快速按下快门,周围根本没人察觉。有时,他会爬到公共汽车顶上,或者电线杆上,从高处拍摄。
他还与同学一起创建了“清华周末摄影社”,靠出售校园风景照片补贴拍摄成本。这一时期,他留下了大量记录校园生活、校园建筑、学生运动、校庆活动等方面的珍贵照片,如1947年同学们玩“打驴球”“斗牛”等清华传统游戏、校庆日的校友活动、学生自治会理事普选和竞选、社会学系师生出游等内容。
1947年4月27日,清华36周年校庆时的传统游戏“打驴球”。
1947年清华校庆时的传统游戏“斗牛”。
1947年校庆期间,“小清华人”也来到了学校。
1948年校友返校,社会学系学生身穿各民族服饰在“人文展览会”上。
1948年,清华37周年校庆,全校师生畅游颐和园。
1947年,大礼堂北面的校河小桥。
1947年4月27日,清华大礼堂人头攒动,紫荆花盛开得格外鲜艳。这是清华建校36周年校庆日,也是清华北上复员后的第一个校庆。张祖道背着相机,拍下了当时校友返校欢聚、师生欢庆的场景。正在拍摄时,见梅贻琦校长走来,他便迎上前去,恭敬地鞠了一躬,问道:“梅校长,我是社会系的学生,叫张祖道,能给您拍张照片吗?”梅贻琦同意了。与梅校长同行的还有参加校庆的嘉宾——北大校长胡适、昆明师范学院院长查良钊和南开大学秘书长黄子坚。这张在张祖道摄影生涯中少有的“摆拍”照片,成为记录清华历史的珍贵影像。
1947年,与梅校长同行的还有参加校庆的嘉宾——北大校长胡适、昆明师范学院院长查良钊和南开大学秘书长黄子坚。
长期的“抓拍”历练,让张祖道镜头中的人物肖像尤为生动、真实。从青年时期到耄耋之年,张祖道用影像记录了几百位文化、艺术和科技学界名人。翻开他的影集《刹那——中国当代文化名人剪影》,每一张都是珍贵的历史瞬间:齐白石在西单家门口送别客人,刘开渠等雕塑家创作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费孝通重访江村时与村民同看《江村经济》,诗人徐迟被下放到河北怀来劳动,傅抱石、关山月联手绘制巨幅水墨画《江山如此多娇》,年轻的黄永玉在家中创作,老舍莳养花卉……
1952年9月,刚刚在《新观察》任摄影记者的张祖道接到了一个特别任务。当时,《新观察》约请林徽因撰写关于北京文物古迹的连载文章,张祖道成为林徽因的“临时助手”,专门拍摄文物古迹照片。几乎每个月,张祖道都会去梁思成和林徽因在清华园新林院的家中,送他拍摄的照片,借机呆一整天,倾听两位建筑大家讲述故事、讨论问题。
有一次,他在梁、林家中遇见了英国建筑师斯金纳。斯金纳与梁、林夫妇探讨北京老城区建设问题时,张祖道按下了快门。当时林徽因已被病痛折磨多年,她的侧影显得尤为瘦削、羸弱。
1952年9月14日,斯金纳与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探讨北京老城区建设问题时,张祖道按下了快门。
恩师潘光旦,摄于1956年春
1956年,随恩师潘光旦到川鄂山区,对土家族进行民族识别时,眼见恩师腿脚不便仍拄着拐杖穿行在高山低谷,张祖道大为感慨:“我不仅耳濡目染,从潘光旦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而且也领悟到摄影是观察、调查、见证事物的方式,社会学的调查态度就是老老实实,尽可能做到全面客观。今后,我一定要老老实实做人,老老实实拍照。”
张祖道用“老老实实”的镜头,留下了4万余张照片。他逝世后,长子张雨斌、次子张云兵将他留下的摄影作品、日记手稿、著作等资料全部捐赠给母校档案馆,在他们心中,“父亲的学术生涯始于清华园,他毕生心血的最好的归宿也应该是清华园。”
文图 | 吴霜(清华大学档案馆馆员)
编辑 | 杨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