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亲信殉国 山西王晚年隐居著述

台北市市定古迹「阎锡山故居」经过修复后重新对外开放,保留原有的仿山西窑洞式建物样貌,推出「阳明山中的阎锡山」常设展览,以「山西王」阎锡山的生命历程为策展主轴,介绍这位戎马半生,心怀人文哲学思想的重要民国历史人物。(黄世麒摄)

阎锡山晚年率部属隐居在阳明山,论其生命最后阶段的心境转换,文史专家分析,大批亲信与属下在太原保卫战自杀殉国,又眼睁睁地看着国民政府失去大陆国土,都让他背负着极大的心理阴影,对世事感到心灰意冷,所以决定退出江湖,过着隐居的生活。

阎锡山一生经历反清、抗日战争到国共内战,曾担任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更统理山西38年。晚年的他在阳明山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并一心投入研究著述,从当年不可一世的「晋系」军事强人,摇身一变成为一位追求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儒学实践者。

深谙民国史的廖彦博在分析阎锡山时表示,在风云变色的1949年,前总统蒋中正对阎秉持着感谢之情,一方面是阎主政山西,拥有权倾一方的政治力量,再者就是国民党在徐蚌会战吞败后,蒋在1949年1月21日下野,代理总统李宗仁企图守住半壁江山不成,同年12月以治病为由出走美国,顿时政府群龙无首,阎便依照《宪法》,以行政院长身分代理领导政府,直到1950年3月1日蒋在台湾宣布复行视事,阎才结束任务。

对于阎在生命最后的10年引退,廖彦博认为,阎部队在太原保卫战全军覆没,大批亲信与属下自杀殉国,即所谓的「太原五百完人」,再看着山西赤化,「辛苦一辈子的地方,被共产党打下来」,以及最后国民党失去大陆江山,都让他感到心灰意冷。而现今位于圆山饭店旁的太原五百完人纪念建筑群当中,有一匾额为阎题字「先我而死」,就是他晚年归隐的心境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