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低碳會展 推動淨零最給力

工研院布置会展舍弃传统木工材料,采用可重复使用的装潢材料及较低碳排的材料,为环保减碳尽一分心力。

【撰文/凃心怡】

净零排放是近年的国际焦点议题,从食、衣、住、行到育乐,净零减碳无处不在。工研院于「2024台南国际绿色产业展」经济部能源署绿能馆中首创「全台低碳会展」,期望在成为低碳会展典范的同时,也能让净零排放深植人心,使生活处处展现净零的行动力。

2年前,工研院绿能与环境研究所所长王汉英北上参加「Energy Taiwan台湾国际智慧能源周」与「Net-Zero Taiwan台湾国际净零永续展」。现场有两百多家国内外企业进驻,展示风力能源、太阳光电以及储能应用等多项能源产业链,共同探讨推进环境永续的创新科技。

在众多的摊位中,一家来自欧洲风力发电厂商的展位吸引了王汉英的注意。不同于其他展位的华丽布置,这个展位以我们通常的标准看「家徒四壁」的样子引起他的好奇。在现场的国外厂商代表说,「我们是使用最少必要的布置与最大化的可循环再利用材料,我们不希望来参加绿色能源展,却反而造成环境上的负担。」即使是2年前的对话,王汉英至今仍记得对方说话时挺直的背脊和自豪的语气。这番话如同引信,点燃了他对低碳会展的各种想像。

碳排矛盾 理念与行动的落差

「大家在谈净零的同时,却时常做一些不符合净零理念的事情。」王汉英提到,他经常参加各式的净零技术研讨会与会展,也感佩新时代的技术加速推动净零的进程。然而,仔细观察这些会展后,他发现现实与理念之间存在着巨大落差。

「每个会展都尽可能布置得很迷人,有绚丽的开幕仪式、漂亮的背板,展位上有大量的木工装饰、海报以及待领取的印刷品。」王汉英不需细算,就能明白这些会展的布置与其倡导的减碳理念有多么矛盾,「而且1个会展的展期短则半天,长则3天就结束了。」

他认真思考,「真的有必要以如此花俏的方式布展吗?难道不这么做,就吸引不了人吗?」王汉英不愿止步于内心的疑问,而想以实际行动打破众人对会展布置的既定看法。「工研院具备有净零政策智库与技术研发及推动的扎实能量,无疑是全台最有经验的单位,我们可以率先做出示范。」

革新与实证 从72平方公尺开始

机会很快来临,2024年工研院接到能源署邀约前往台南设展,总计72平方公尺的面积,成为他们实现「低碳会展」的起点。

在布置会场时,工研院舍弃传统木工材料,转而采用可重复使用的装潢材料为主。至于仍需使用一次性材料的部分,就选择较低碳排的材料,如再生木材、木芯板、木夹板或纸类等等。

「与布展厂商讨论后,请厂商填写我们提供的会展盘查表单。」王汉英说明,这是一个设计好的表单,厂商只需依序填入数量、单位、重量、运输距离等资料,即可得到碳排的结果。

「减碳或低碳不能只是一个概念,这样无法有效推广。」王汉英深思后表示,唯有在碳排计算工具的使用下,才能用证据说话,「日后如果有人想效仿,才有办法复制、推广出去。」

相较于过往,这次为期3天的展期,减碳高达79.54%!提到这个数字,王汉英微笑说:「我们证实了,低碳会展是一个具体可以施行的方案。」

从理念到实践 低碳会展的全面指南

即使减碳比已经高达近8成,但王汉英认为这只是一个基础的示范。还有许多有创意的方法可以发挥,进一步提升低碳会展的减碳效果。

「会展上的照明通常很强,展摊上可以利用染敏太阳能模组吸收会场灯光提供现场使用的无碳电力;如果要降低展场空调的能耗,高效低碳吊扇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王汉英甚至构想,来宾或展品的名牌字卡可以使用电子纸,在会展中可以多次变换及再次使用。而开幕仪式所用的道具也能换成平板电脑,还能提供更多背景设计的可能性。「低碳会展很简陋吗?我的答案是,不会。」

低碳会展也带来更多的创新与商机,此次低碳展摊的承包厂商便有反馈,借由此次的示范,让他们也拥有布展碳足迹的资料,更习得低碳布展的知识,未来业务上也会让服务的客户有更多的选择,在这波净零排放的浪潮中,无疑也为自身品牌增加了更多的优势。王汉英非常希望也乐于看到更多的布展厂商都能学习与加入这个新的商机。

放眼国际,低碳会展的思维虽然已有人倡议与零星讨论,然而真正实施低碳会展并提供量化数据的案例,王汉英尚未见过。对他而言,低碳会展并非为了自我满足,「我们希望可以将这个观念传递给大家,无论是策展者、参展者或是参观者,有了观念之后,自然就会有行动力。」

为了更扩大推动低碳会展的行动,工研院也以台南这场会展作为示范,完成《科学量化基础之低碳会展指引》。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提供低碳会展的基本原则,分别为主办单位、会展场地、参展单位、参观者等不同对象撰写指引内容。第二部分则提供低碳会展的执行流程与2024台南国际绿色产业展的盘查结果,作为未来举办低碳会展的具体参考。

低碳会展作为新观念,没有法规也没有标准答案。对王汉英而言,那一把尺其实就在每个人的心中。「跟自己比就好。我们节省的80%碳排,或许只占全球净零减碳中的一小部分,但这代表了我们在自身生活中实现了80%的减碳。这就是我们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