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友推净零种苗 三阶段低碳转型

农友成立至今超过50年,销售遍布全球154个国家,对未来国际上净零要求提前布局,农友种苗公司董事长陈威廷携手台湾碳资产董事长张三河、总经理刘德安共同实现净零排放。图/蔡淑芬

农友种苗携手台湾碳资产协助规划净零排放策略,推动永续转型,实现净零种苗,双方日前共同签署合作备忘录。图/蔡淑芬

台湾碳资协助农友规划短中长期实现农业净零目标。图/本报资料照片

面对全球暖化,各国领袖纷纷提出2030年净零碳排目标,这个目标驱使各行各业响应。台湾最大种苗公司,有农业界台积电称号的农友种苗率国内农企业之先委托台湾碳资产公司分短、中、长期三阶段落实低碳转型,以实现净零种苗的永续目标,双方于日前签署合作备忘录。

根据资策会分析,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农业占24%,若要实现净零排放,推动农业净零转型刻不容缓。农业因土地开发及化肥使用,会排放出甲烷和一氧化二氮,这两种气体也是全球气候暖化的凶手之一。

落实一种子一责任理念

气候持续暖化对农业已产生重大威胁,根据农委会统计,近15年来因天灾造成农业损失平均每年达124亿元,对农民生计造成重大影响。农友种苗公司董事长陈威廷指出,气候变迁受影响行业,农业首当其冲,农友秉持「一粒种子一个责任」的企业核心价值,过去农友以最负责任的态度经手每一粒种子,面对气候、环境威胁及ESG要求,农友持续调整策略方向,除不断研发提高农作物耐湿、耐热、抗病等能力以减少化肥使用,同时,也希望在种苗育成过程中减少碳排,携手农民爱地球。

台湾碳资产董事长张三河指出,农业对气候变迁影响大,台湾碳资产与农友合作将朝三阶段追求净零,短期将协助农友提升绿电使用占比,因此,短期目标已着手规划在农友公司建置绿电装置朝自发自用目标、电动车智能充电低碳运输等策略;中期目标发展低碳农业与旅游;长期则协助规划海外市场碳权取得与交易,希望在这项合作下,让农友在全球农业地位深具举足轻重。

农友1968年成立,至今超过50年,种苗销售遍布全球154个国家,品种超过2,500个。陈威廷说,创办人,也是他祖父陈文郁致力于研发种苗,不断改良出多样性且抗病耐湿的优良种苗,如全世界第一颗无子西瓜即来自创办人的心血。陈威廷分享,要育苗出一颗目标品种,少则7年,多则10年,透过一代一代的改良,让农民们能种出品质优良、好吃的蔬果,又能减少农药、肥料使用,而农友这一理念,正好与现今净零排放理念一致,这次与台湾碳资产合作短中长期目标,以实现联合国永续发展SDGs17项目标。

陈威廷进一步说明,联合国SDGs17项目标中第7项「确保所有人都可取得负担得起、可靠、永续及现代的能源」,农友针对此目标进一步盘查生产过程用电情况,发觉种子仓储用电量大,间接产生碳排,对地球造成影响,因此,农友基于对永续环境责任,希望未来能尽量使用绿色能源降低碳排放。

规划碳中和休闲观光

此外,农友也将位于高雄大树的企业总部旁规划「碳中和休闲观光农场」,陈威廷说,这次将引进台湾碳资产旗下「BEGIN智能充电服务」,透过物联网科技建构净零碳排放教育园区,结合生态观光概念,让游客也能对环境永续有进一步认识,而这一想法也是为落实创办人,也是育种家陈文郁的「利他信念」。他回想当年农友创立时即希望改善农民生活,研发出最适合环境生长的农产品种,能让农民有好的收成,进而改善生活。

农友其实很早就落实善尽社会责任理念,早在1995年就成立农友福利基金会,每年固定提拨经费设立奖学金以永续培育农业人才,也运用该笔基金协助农民度过难关,例如灾害造成农损时,提供救助金让农民度过灾损;又如农民因意外受伤影响到生计,农友与医疗院所合作建立通报系统,提供救助金帮助受伤农民度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