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信仰的形狀(下):新潮或傳統?米開朗基羅與聖彼得大教堂設計之爭

在圣彼得大教堂完成后,教堂周围还有其他许多重大建设,呼应了当代的罗马城市规划。例如贝尼尼设计的椭圆形广场,以及广场正中央的方尖碑,同样都蕴含了非常丰富的宗教、政治、工程技术的议题,更加突显出这座教堂之于罗马城与天主教会的特别之处。 图/法新社

▌动荡局势下的传统与革新之争

即使布拉曼帖提出的集中式设计富有深意,性格相对保守的教宗朱利乌斯二世,仍然倾向采用传统巴西利卡风格来强调权力的正统性,以致 1506 年新圣彼得大教堂奠基时,采用了布拉曼帖提出的第三个方案。此案以第一版为基础,加宽东半部,简化西半部,让原来的狭长布局略微趋近于集中式效果。二人的选择代表不同理想的冲突,集中式呼应了 16 世纪义大利人文主义的建筑理想,希望以此表达信仰,但也因过于新颖,有染上异端色彩的风险。朱利乌斯二世采用的巴西利卡式,既代表欧洲长久以来的传统,也更具实用性。长形格局能画分高低位阶以满足仪式需求,整体容量也远胜于集中式建筑,更适合摆放旧教堂原有的圣物和陵墓,以及容纳日益增长的朝圣人群。

教宗朱利乌斯二世于 1513 年过世,布拉曼帖也于次年过世。继任教宗李奥十世在布拉曼帖之后任命过二位建筑师,也是没多久就相继去世。 1514 年教宗请年方 31 岁的拉斐尔担任首席建筑师推进重建计划,这才又出现新的设计方案。拉斐尔的平面布局只些许改动布拉曼帖的最后版本,不过应教宗要求,整体面积更加巨大宽敞,也在西侧的缺角增加结构,更贴近传统巴西利卡式格局。由于这个方案耗资巨大,成为罗马教会最大的包袱,必须透过贩卖赎罪券筹措部分资金,反而在欧洲各地引起反对声浪,使教会饱受批评,间接推动了宗教改革的发生。

这段时期教会遇到的难题不只如此,1527 年神圣罗马帝国军队攻陷罗马城,让教会地位更加低迷,当时的教宗克莱门七世不得不放弃拉斐尔的计划,在他任内也未曾接受过其他新设计。直到 1534 年教宗保罗三世接任,他力图让天主教会从打击中复原,除了小心地与欧洲列强交涉,也召开塔兰托会议改革内部,努力重振教会威望。对此他推动多项城市建设,希望打造一个全基督宗教世界最美丽的城市,在此背景下,大教堂重建计划才有明显进展。

在米开朗基罗之前,还有佩鲁奇和小桑加洛两位建筑师,他们推翻了拉菲尔的设计,又朝向集中式发展。佩鲁奇直接回归布拉曼帖的集中式版本,整体布局有绝对对称性;小桑加洛虽然增加巴西利卡式建筑惯有的笔直廊道,平面布局也相对具有长方形特性,但他刻意弱化廊道的重要性,所占空间明显窄于袖廊的宽度,视觉焦点仍集中在穹顶及其之下的空间。小桑加洛的设计像是集中式和巴西利卡式的混合体,结合了两种设计的优点。

布拉曼帖设计的第三个圣彼得大教堂平面图。 图/《Italian Renaissance Architecture: from Brunelleschi to Michelangelo》

拉斐尔设计的圣彼得大教堂平面图。 图/维基共享

佩鲁奇设计的圣彼得大教堂平面图。 图/Heidelberg historic literature – digitized

小桑加洛设计的圣彼得大教堂平面图。 图/The Met

▌严守集中式设计的米开朗基罗

小桑加洛 1546 年过世之后,保罗三世将重建圣彼得大教堂的重任交予米开朗基罗。他统合了前面两版的特性,采用和佩鲁奇一样的集中式布局,取消延长的廊道,并采纳了小桑加洛的概念,强化教堂东边的入口处,只是轮廓更加简明。更重要的是,米开朗基罗大幅简化了小桑加洛的设计,从平面图来看,减少了许多隔间,保留最纯粹的空间结构。他曾批评小桑加洛的室内规划过于昏暗,可能导致犯罪风险增加,需要大量人力管理,设计上更是过于繁琐复杂,缺乏统一性和美感。

米开朗基罗透过修改平面格局和圆顶设计,使大教堂更加简洁和宏伟,内部空间也因改善了采光条件更加明亮开阔、气派和谐。同样的修改模式也用于大教堂的外观。他删除小桑加洛所设计的四个塔楼,让位于中央的圆顶更为突出,创造一个更向中央聚拢的集中式教堂。此外,由于小桑加洛遵守了非常传统的古典建筑理论,外墙的每一层都分段装饰一组壁柱,罗马大竞技场即为该类型装饰的经典案例。这种设计风格适合用在量体较小,或是外观线条单纯的建物,但使用在圣彼得大教堂上却显得过于繁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米开朗基罗采用了此前其他文艺复兴艺术家尝试使用的巨型壁柱设计:以大型壁柱贯通多个楼层,一来可简化外部线条,二来强化建筑物的垂直效果。米开朗基罗在圣彼得大教堂大规模运用的实例,开启接下来巴洛克建筑艺术大量运用巨型壁柱的设计风潮。

小桑加洛设计的圣彼得大教堂北面外墙想像图。 图/The Met

米开朗基罗设计的圣彼得大教堂南面外墙想像图,除了画面最右侧的入口处,其余部分今日皆可见到。 图/The Met

▌守护米开朗基罗的保罗三世

教宗保罗三世接受了米开朗基罗的设计案,但不出所料,这位脾气暴躁的艺术家又惹怒一大推人,是否应当采用集中式布局的争论更是续随之而起。所幸获得教宗全力支持,米开朗基罗才能持续推动集中式的圣彼得大教堂。相较于教宗朱利乌斯二世,保罗三世更愿意去接纳艺术家崭新的创作理念。在他任内,罗马出现多项重大都市建设,例如绝对对称的卡彼托林广场。另一著名案例,便是位于罗马北方的及波波洛广场(人民广场)。该广场连接着三条平均分配的岔路,以放射状向城市深处延伸,构成另一个别具特色的对称城市景观。「对称」一直都与「集中式布局」有密切关系,因为前者可说是构成后者的必要前提,所以在文艺复兴时代,对称的城市景观也是个非常重要的议题。

可以说,保罗三世的开放态度,加上他极为看中米开朗基罗,促成了集中式的圣彼得大教堂。所幸在保罗三世之后,一直到 16 世纪末的的几位教宗,也未曾修改过米开朗基罗的设计。因此在历史上的某个短暂时间中,存在着持续依循这位艺术家设计而建的集中式圣彼得大教堂,直到 17 世纪初扩建之前,除了正面入口处,大体上都已完成。

但有趣的是,这也可能是教宗们不得不妥协的结果。当米开朗基罗接受圣彼得大教堂的重建案时,已是享誉全欧洲的大师,当时的佛罗伦斯公爵,频频派人邀请他回到故乡。但米开朗基罗总是以「待圣彼得大教堂修建到后人无法更改设计的程度」为由,屡屡婉拒公爵的好意。此后的教宗,或许也是意识到现有结构已经无法变动,便遵循米开朗基罗的设计修建完成。

17 世纪初的圣彼得大教堂扩建案,仍是起因于百年前的老议题:为何要接纳一个有异端色彩的设计?特别是在 16 世纪中叶后,天主教会为了回应宗教改革而发起的天主教改革,越发看重中历史悠久的教会传统,更加难以接受集中式平面布局,批评其过于异端、空间不足或不利于举行仪式等。在无法改变米开朗基罗设计的情况下,采取直接在东侧增建的方案,形成了现今所见,同时融合了集中式与拉丁十字式特色的圣彼得大教堂。就此来看,圣彼得大教堂可说是欧洲文明在这一个多世纪以来,艺术、宗教、哲学、政治等领域不断思辩后的最后结论。

在圣彼得大教堂完成后,教堂周围还有其他许多重大建设,呼应了当代的罗马城市规划。例如贝尼尼设计的椭圆形广场,以及广场正中央的方尖碑,同样都蕴含了非常丰富的宗教、政治、工程技术的议题,更加突显出这座教堂之于罗马城与天主教会的特别之处。

米开朗基罗设计的卡彼托林广场。 图/The Met

波波洛广场的三岔路口,在 16 世纪中叶以道路规划形塑对称景观。 图/European Union in Hong Kong and Macao FB

▌米开朗基罗的晚年

根据瓦萨里的记录,米开朗基罗的后半生相当富裕,却仍过着相当简单朴素的生活。他以强大的意志力维持创作的同时,喜欢独处沉思、勤于运动,再加上家族遗传的长寿基因,以上种种,令他在 1564 年时以 88 岁高龄逝世,而且到死前都还有足够体力敲动槌子。

米开朗基罗死后,他的遗体被运往佛罗伦斯厚葬。佛罗伦斯公爵为此组成委员会,邀集佛罗伦斯众多艺术家举办葬礼,众多人潮前来哀悼,蔚为当代一大盛事。就欧洲艺术史的角度来看,米开朗基罗生前与死后享有的尊荣地位,证明了他成功将创作艺术之人的地位,从工匠提升到众人敬佩的艺术家,即便是高高在上的教宗、统治者都需要礼遇他。

米开朗基罗的一生看似树敌无数,但他也不吝于赞美他人,即便对象是他的死对头。他总是以一致标准看待身边的人事物,并不断磨练技艺,最终让自己成为众人景仰的大师,启发了后世无数艺术家。图为西斯汀教堂中,米开朗基罗的《最后的审判》。 图/美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