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与苏州的初相遇,与苏州人的“再相逢”
1945年,居住在重庆北碚的中国学典馆馆长、知名辞典学家杨家骆了解到大足石刻造像后,决定组建考察团前往考察。这是大足石刻历史上第一次学者组团进行的科学考察,考察团的主要成员之一即包括来自苏州的知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在经历了77年后,大足石刻艺术终于与苏州首次相遇。澎湃新闻获悉,2021年1月30日,“海棠独香——大足石刻的发现与传承”正式在苏州博物馆对外展出,通过50余件(套)展品集中呈现大足石刻独特的美学内涵、精湛的雕刻工艺以及文保成果。“这场展览,既可以说是大足石刻与苏州的初相遇,(而因为1945年顾颉刚参与考察),也可以说是与苏州人的再相逢。因为这是一次阔别77年的重逢。”大足石刻研究院(大足石刻博物馆)负责人说。
展出文物
“海棠独香——大足石刻的发现与传承”展览现场
回望大足石刻与1945年的考察之旅据大足石刻博物馆馆长黎方银介绍,公元3世纪左右,源自古印度的石窟艺术,翻越苍山大漠,沿着商旅古道,经西域传入中国,并先后于魏晋和隋唐时期在中国北方形成了几次造像高峰。然而,当唐末北方石窟缓缓走向衰落之际,在长江流域的川渝地区,雕刻家们却仍在挥锤凿石,书写了中国石窟史上一个个惊世杰作。川渝地区拥有全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石窟,其中,根植于巴蜀文化沃土的大足石刻,在吸收、融合前期石窟艺术精华的基础上,以其鲜明的民族化、世俗化、生活化特色,承载了一个变迁时代独特的精神内涵,成为极具中国风格的石窟艺术的典范。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为唐、五代、宋时所凿造,明、清两代亦续有开凿。大足石刻代表了公元9—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它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唐、宋时期中国石窟艺术风格的重大发展和变化,具有前期石窟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并以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保存完好而著称于世。1999年,大足石刻以“无与伦比的天才的艺术杰作”等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的三项标准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就了人类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
1945年,马衡、顾颉刚、何遂、傅振伦等组建成的“大足石刻考察团”
大足石刻研究院(大足石刻博物馆)副院长刘贤高在展览开幕式上表示, “这场展览,既可以说是大足石刻与苏州的初相遇,也可以说是与苏州人民的再相逢。我说‘初相遇’,是指两份世界级遗产、两种文化气质的第一次碰撞。我说‘再相逢’,是指这是一次阔别77年的重逢。1945年的春天,大足石刻历史上第一次科学考察就在这个时节。当时,居住在重庆北碚的中国学典馆馆长、著名辞典学家杨家骆,在即将付印的《民国大足县志》里,了解到了从未听说过的大足的石刻造像。这位自幼遍习经史的学者决定组织考察团,亲自到大足看一看。那时,抗战还没有结束,重庆作为国民政府的陪都,云集了全国各地迁来的学者,他的考察团便很快组建完成。考察团一共15人,包括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立法院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何遂、复旦大学教授朱锦江等,其中有4个人来自江苏,包括来自苏州的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教授和他的夫人张静秋女士。1946年顾颉刚和朱锦江两位教授还在复旦大学举办了大足石刻图片展、大足石刻专题讲座。”据相关文献记载,马衡、顾颉刚、何遂、傅振伦等组建成“大足石刻考察团”历时7天,考察团对北山、宝顶山石刻“编制其窟号,测量其部位,摩绘其像饰,鉴定其时代,考论其价值,以为可继云冈、龙门鼎足而三”,可以说“实与发现敦煌相伯仲”。
马衡、顾颉刚、何遂、傅振伦等参与的“大足石刻考察团”
北山石刻“其时代虽晚于云冈、龙门,然从历史之延续性上观之,其价值堪称无匹”,其中的韦君靖像和碑刻“足明唐末五代川东一带之局势,可补新旧唐书及新旧五代史之缺略”,观无量寿佛经变“精致绝伦”,石刻古文孝经碑有“寰宇间仅此一刻”的美誉,转轮经藏窟造像“妙丽庄严,除敦煌壁画外,实无其匹”。考察期间,考察团拍摄照片200余帧,摩绘200余幅,拓碑100余通,在县内部分学校演讲,“大足石刻”一名,首因考察团使用而延续至今。考察期间,当时《大公报》、《中央日报》等几十跟踪报道考察情况,杨家骆、马衡、傅振伦、朱锦江、吴显齐等都撰写文章,后大多收入《民国重修大足县志》卷首。此次考察之后,大足石刻逐渐为国人知晓。
“大足石刻考察团”所摄图片,北山转轮经藏窟日月观音
“海棠独香”特展首次来到姑苏对于此次展览名称“海棠独香”的由来,苏州博物馆馆长陈瑞近在序言中写道:“唐宋时期的大足,隶属于昌州,一度以海棠有香名于世,唐人诗已赞其‘一时开处一城香’。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载‘昌居万山间,地独宜海棠,邦人以其有香,颇敬重之,号海棠香国’,可惜明清以后,遽失其种。千载以来,惟诸山造像,曾沐其香,今与相对,一眼千年,如见海棠,花开漫山,独香苏城。”据主办方介绍,本次展览分“北山石窟——美神荟萃的石雕画廊”“宝顶山石窟——人间情趣的艺术殿堂”“南山、石门山、石篆山石窟——三教融合的石窟典范”“承故焕新——永续相传的历史使命”四个单元,通过50余件(套)展品集中呈现大足石刻独特的美学内涵、精湛的雕刻工艺以及先进的文保成果。
“北山石窟——美神荟萃的石雕画廊”单元展出普贤坐骑
“海棠独香——大足石刻的发现与传承”展览现场
“北山石窟——美神荟萃的石雕画廊”单元展陈现场
“北山石窟——美神荟萃的石雕画廊”单元展陈现场
“北山石窟——美神荟萃的石雕画廊”单元展出菩萨残像
第二单元为“宝顶山石窟——人间情趣的艺术殿堂”。宝顶山石窟由一代名僧赵智凤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间(1174—1252年)主持开凿而成,是中国唯一一座有总体构思、内容相互关联的大型石窟。宝顶山石窟造像规模宏大,内容丰富,教义体系完备,将佛教教义与儒家伦理新性学说融为一体,体现了宋代佛教兼收并蓄的思想特色。造像题材源于佛典,又不拘泥于佛典,广泛涉猎宋代世俗社会,生活气息浓郁,地方特色鲜明,是石窟艺术民族化、世俗化的典范。宝顶山大佛湾形似一个“U”形山湾,崖面长约500米,其东、南、北三面崖壁上刻有造像上万尊。作为向广大世俗信众说教的外道场,大佛湾造像采用连环画式的构图形式将孝道、修行等世俗理念融入其中,造像题材不重复,教义及形式上又相互衔接,构成一幅多姿多彩的长篇世俗画卷。宝顶山小佛湾被认为是信徒受戒、修行的内院,其主要建筑为一座石砌的坛台,坛台上用条石砌成石壁、石室,其上遍刻佛、菩萨像。其中尤以小佛湾千佛壁设计巧妙、技艺精湛,最具特色。
“宝顶山石窟——人间情趣的艺术殿堂”单元展览现场
“宝顶山石窟——人间情趣的艺术殿堂”展陈现场
“宝顶山石窟——人间情趣的艺术殿堂”单元展出香炉
“宝顶山石窟——人间情趣的艺术殿堂”单元展出醉酒人像
“南山、石门山、石篆山石窟——三教融合的石窟典范”单元展览现场
“南山、石门山、石篆山石窟——三教融合的石窟典范”单元展览现场
石门山石窟第10窟为三皇洞,开凿于南宋绍兴年间,是典型的道教造像。三皇洞造像雕刻技艺精湛,被誉为“宋代道教造像的绝巅”。石篆山石窟第6号孔子龛,雕凿于北宋元祐三年(1088年),为石篆山“三教”造像中的儒家造像。目前在国内,以儒家创始人孔子为主尊的“儒家”造像在石窟艺术中可谓凤毛麟角。
“南山、石门山、石篆山石窟——三教融合的石窟典范”单元展出孔子牌位
“承故焕新——永续相传的历史使命”单元展览现场
“承故焕新——永续相传的历史使命”单元展出千手观音髹漆贴金试验手
“承故焕新——永续相传的历史使命”单元展览现场
“承故焕新——永续相传的历史使命”单元展览现场
“海棠独香——大足石刻的发现与传承”展览海报
据悉,本次展览由苏州博物馆、大足石刻博物馆精心策划合作举办。展览将持续至5月5日。(本文据苏州博物馆、大足石刻博物馆提供资料及澎湃新闻此前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