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五百家供應商學會「碳語言」 合勤控一年變身網通業減碳領頭羊

合勤投控董事长朱顺一(右)、永续长林锦兰(左)大谈1年来,「大带小」与500家共同减碳的历程。商业周刊提供

【文●陈泳丞】

「欢迎光临,请问您今天从哪边出发?搭乘什么交通工具?」一家位于新北市中和区的印刷包装厂,柜台小姐亲切的询问来客。什么?现在填写访客资料,还要回答这个?通常第一时间大家都会抓抓头,提出如此疑问。

合勤投控(以下简称合勤控)──台湾前五大网通厂、年营收逾三百亿元,这家印刷包装公司是他们「减碳大带小」计划的成员之一,身为他们的上游供应商,需要计算自己公司运作的碳排量,甚至连访客交通运输的碳足迹(编按:指搭乘交通工具路程的碳排放量),也都不能放过。

合勤控有大大小小、超过五百家供应商,去年申请经济部产业发展署「以大带小」减碳专案补助,旗下的合勤科技、兆勤科技、盟创科技等子公司,积极辅导上游减碳,「一年下来,预计可帮供应链减八百三十吨的碳,准备拿去环境部申请碳权,」合勤投控永续长林锦兰(左页图左)如此说道。这数字乍看不起眼,跟台湾面板厂一年动辄两、三百万吨的碳排相比,连零头都不到。

但你不知道的是,对于不是特别耗水、耗电的网通产业来说,这已经是合勤控全集团碳排的四%,也差不多可让上游供应链碳排量,一口气下降一成多,且仅耗时一年,是他们的永续团队十多次亲访全球供应商,得来不易的成果。

小供应商们,不懂减碳规矩

一般科技产品多半卖给终端消费者,但网通业的客群,有很大宗是电信业或是政府标案,「如果你的ESG分数很低,根本就没资格打进这些客户,」合勤投控董事长朱顺一对商周说。

现实条件很清楚,但麻烦在哪里?问题就在上游供应链,因为规模都太小了。

合勤控旗下的代工厂盟创,两年前对十四家关键供应商,做ESG实地稽核,检查出一百零五项缺失,其中近百项跟「劳工与人权」、「健康与安全」有关。这跟多数台湾企业遇到的状况差不多,因为供应商、甚至是供应商的供应商,往往公司小到仅十几人,一般劳动条件很难完全合规,有时候,不是供应商不愿意守规矩,而是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规矩为何。

工业通讯及网路设备商四零四科技(Moxa)泛亚暨台湾区总经理林世伟说,某次去五股工业区找供应商讨论减碳,谈到镀膜厂技术主力,全厂就两位七十几岁的老师傅,听说要减碳,直觉的问:「那以后是不是不能呷烟(台语,抽烟)啊?」大家当场傻眼。

包装厂富迪印刷总经理吴蕙明则以防噪音举例,某次合勤控的人到现场稽核,问及现场噪音值,查清楚后,他们告诉富迪,还不需要贴警示标语,因为一旦贴了警示标语,就需要依照规定、全程配戴耳罩,不然就属违规。所谓规定,是令出必行,不是自己贴标语以求心安而已。

此外,工厂内的空调、机器等设备的型号、能耗等标签,都需要放在最显眼的地方,以便随时检查。这些都是细节,但却是小供应商往往注意不到的地方。

正因为网通产业不是高碳排领域,通常业者也不像半导体或面板厂那么敏感,也因此,当合勤控开始认真盘查供应链的碳排状况时,才赫然发现「代志大条(台语,事情严重)」。「通常只有两种结果,一个叫Fail(不合格),另一种是中高风险,」林锦兰无奈的说。

开学院,把厂商变学伴

那该怎么办?合勤控只能积极辅导供应商。刚好经济部针对企业推出以大带小减碳补助方案,他们透过盟创,去年八月申请到二千四百万元补助,风风火火的开办了「零碳学院」。

他们开出二十三堂、合计一百一十一小时的课程,从零开始教供应商认识碳、减碳,如何写永续报告书、如何进行低碳数位转型。一年下来,参与人次接近三千,总上课时数也超过四千小时。「合勤控把我们当学伴,大家一起研究如何去减碳,」一位供应商如此表示。

不过,如果觉得开课就能解决问题,那就想得太容易了。

就在今年初,一家中国材料供应商,被合勤控的客户再三稽核后,判定为不合格,禁止合勤控采用那家供应商的材料,但那时因为要赶单、抢时间生产,有十万个料件已经躺在进料仓库里,让他们进退维谷。

林锦兰说,以前曾主动要辅导该供应商,但对方都拒绝改变、态度相当强硬,对方认为:「客人又不只你一个,干嘛要改,最多不接你的单罢了!」

后来他们出动高阶主管团队,大阵仗亲自飞过去,拿出诚意表示愿意帮忙、大家一起想办法改善,甚至拉着其他客户一起,清楚陈述ESG的重要性,将会影响后面长期的生意。他们劳师动众,才让供应商点头、答应开始改善。

面对众多供应商,严格要求是一回事,合勤控也学到什么叫合情合理。

有一次,他们的稽核人员要求富迪印刷出具8D报告(编按:Eight Disciplines Problem Solving,又称团队导向问题解决方法,用以解决常见、反复出现的品管问题)。

吴蕙明说,第一次遇到客户提出这种要求,当报告被退件十几次之后,负责的品管人员差点崩溃,毕竟一家台湾小工厂,怎么懂完成这样的报告?

后来合勤控发现状况不对,直接派专人到厂辅导,手把手指导供应商怎么写报告。「当一直被退件时,心里头真的是圈圈叉叉三角形⋯⋯(编按:指非常不高兴),」富迪员工回忆,但他们亲自派人来教、展现诚意,双方的革命情感,也就因此点滴建立起来。

不只如此,想申请政府的大带小减碳补助案,手脚还得够快。

行动快,推首款碳中和产品

台湾的电子业,大部分供应链在中国,但台湾政府的大带小减碳补助计划,要求须在台湾有工厂登记的供应商才能参加,该条件已将不少企业排除。而以他们辅导的供应商成员,也都不是什么大公司,很多资本额都小于五千万元。参与合勤控计划的其中一家供应商透露,会选择加入他们的大带小计划,主要是因为「来找的速度很快、也很早」,他们从去年五月就开始张罗大家加入。

部分供应商甚至说,没想到答应之后,后面一堆大厂商也都来拉人、希望加入他们的大带小计划。但已经先答应合勤控,随即也被「绑定」,只好婉拒其他如佳世达、台达电、光宝等大客户。

减碳已是不可逆的趋势,商周统计经济部资料,截至今年八月,成功申请到减碳大带小补助的公司,已超过一百七十家,累计近一千二百家供应链厂商受惠;而政府补助经费也将用罄,公告在九月中将停止受理。

经过他们大费周章努力拉着供应商一起减碳,也确实有不错的成果。例如:有些产品的塑胶外壳,碳排量减到只剩原本的十分之一;产品包装外盒,采用回收纸材的比率高达七五%。

至于本文开头讲到的,大带小减碳、「存」下来八百三十吨碳权,则预计可拿来抵减,让他们在今年可以完成第一款碳中和网通产品认证。

合勤控很清楚,这些规模小小的供应商,其实是撑持起台湾经济的重要支柱,他们对碳的认识或许不足,但是只要大厂愿意教,他们就能学得会。

「零碳学院是为了要创造出共同的语言,包括同仁与供应商都一样,」林锦兰说,明年开始他们要实施内部碳定价(编按:因为营运所产生的碳,会被计价),以事业部门为单位,赚的钱要扣掉碳排成本,虽然暂时仍只是影子价格──只是暂时把碳成本记在帐目上,不会真的扣钱,但如此才能清楚让大家知道,在碳有价的时代里,实际获利是多少?「这会让大家非常痛,但痛了之后才会斤斤计较,」林锦兰说,当大家有了共同的「碳语言」,才有办法进一步改善、相互支持着继续走下去。

※更多精彩报导,详见《商业周刊》网站。

※本文由商业周刊授权刊载,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延伸阅读》

日本米荒,台湾超市为何还有大量日本米?

全台大学抢开AI系,这间科大却选开「农业系」!为什么?

中国政商名流抢玩、风靡1.4亿人的新社交神器:「掼蛋」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