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周爆11例「类鼻疽」都在南部!台风效应来了 高峰到8月下旬

▲疾管署副主任李佳琳说明类鼻疽疫情。(图/记者洪巧蓝摄)

记者洪巧蓝/台北报导

凯米台风过后本土类鼻疽暴增!疾病管制署今(6)日表示,上周国内确认11起本土类鼻疽病例,都发生于南部县市,分别为高雄市8例、台南市2例及嘉义县1例。疾管署副署长罗一钧表示,类鼻疽最常于台风后2到4周发病,预估至8月下旬均为确诊高峰,今再度发医界通函提醒医师注意类鼻疽诊治。

上周一口气新增11例本土类鼻疽,疾管署表示,个案年龄介于30多岁至80多岁,其中10位有慢性病史,另1例有酗酒史。目前个案皆住院中,其中3例仍在加护病房治疗。

依据疾管署监测资料显示,今(2024)年国内已累计18例本土类鼻疽确定病例,为五年(2019年)以来同期最高,个案发病年龄以65岁以上年龄层为主,居住地分布为高雄市13例、台南市2例、桃园市、彰化县及嘉义县各1例。

疾管署说明,类鼻疽是由类鼻疽杆菌引起,该菌存在于土壤、水池及积水环境中,主要由皮肤伤口接触受病原菌污染的土壤或污水传染,但也可经由吸入受污染的尘土、土壤或水滴感染;而台风后疫情常为吸入性感染,于台风后一个月内确诊个案增加。

疾管署进一步指出,类鼻疽症状表现差异极大,可能为无症状,常见的病征包括发烧、头痛、局部肿痛、溃疡、胸痛、咳嗽、咳血及淋巴结肿大,可导致皮肤脓肿、肺炎、脑炎、败血症,需尽速以适当抗生素治疗。

国际上报告类鼻疽死亡率可达40-75%,国内统计近五年类鼻疽致死率则为4.5%。其中糖尿病、肺病、肝病、肾病、癌症或免疫功能受损者等高风险族群,重症机率较高,如有发烧、胸痛、咳嗽等症状请尽速就医,即早诊断与治疗。

疾管署强调,台风过后为类鼻疽疫情高峰,民众应做好个人防护措施,避免皮肤、伤口直接接触或吸入受污染尘土、土壤及污水,降低感染机会。如出现疑似症状时,尤其高风险族群,应尽速就医并告知污水、污泥相关暴露史,以获得妥善治疗;医师诊疗遇有疑似个案,应于72小时内通报及采检送验,以利卫生单位采取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