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旬男類鼻疽發病到死亡僅4天 羅一鈞:8月底前都需警戒

卫福部疾管署发言人罗一钧说,类鼻疽病例于台风后明显增加,部分个案感染后,可能症状不明显而延误就医,估计至8月底还会出现零星个案。本报资料照片

卫福部疾管署今天公布最新类鼻疽疫情,上周共新增17例本土类鼻疽病例,分别为高雄市12例、台南市及屏东县各2例、台中市1例,年龄介于20多岁至90多岁,发病日于7月24日至8月7日,其中1人入住加护病房、4人死亡。疾管署发言人罗一钧说,凯米台风后共累计47例、7人死亡,此为自2005年统计海棠台风后,类鼻疽疫情创新高,目前疫情虽然已下降,但慢性病患仍需注意发烧等症状。

疾管署防疫医师邹宗珮表示,上周类鼻疽新增4例死亡个案,为高雄市2例、台中市1例、屏东县1例,年龄为50多岁至70多岁,均为男性且有慢性病,包含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高血压等,临床症状为肺炎及败血症。

其中,一名居住在台南市的70多岁男性,因出现呼吸困难就医,经诊断为肺炎、白血球数量明显增加,显示为严重败血症,由于个案年龄偏大,基础健康不佳,治疗后反应不佳,自发病到死亡仅4天;经调查发现,因距离该名男子居住地200公尺左右,曾通报一名类鼻疽个案,研判其在环境中接触类鼻疽杆菌感染所致。

邹宗珮说,具慢性病史的年长者为类鼻疽高风险族群,年龄约50多岁至70多岁,因类鼻疽为细菌感染,有时病情变化非常快,民众若出现发烧、咳嗽、胸痛等症状应速就医,及早给予抗生素治疗。

卫福部疾管署发言人罗一钧说,类鼻疽病例于台风后明显增加,病情潜伏期约2至4周,部分个案感染后,可能症状不明显而延误就医,虽目前疫情最高点已过,但估计至8月底还会出现零星个案,呼吁民众及医疗院所仍需持续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