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天别开窗!类鼻疽传播风险 一周内病例恐上升

疾管署副署长罗一钧表示,7月底凯米台风来袭后,国内共计确诊80例类鼻疽个案,其中13人死亡。(本报资料照)

今年7月的凯米台风导致多个县市淹水,令类鼻疽疫情创下19年新高。根据气象署预报,中度台风山陀儿预计在今日中午前后登陆,可能导致多地积水或淹水。疾管署提醒,由于类鼻疽杆菌存在于土壤、水池及积水环境中,预估未来1周~1个月内病例恐上升,民众台风天应尽量待在室内,避免开窗,于室内外皆佩戴口罩,避免吸入带有病菌的尘土或水滴。

疾管署副署长罗一钧表示,7月底凯米台风来袭后,国内共计确诊80例类鼻疽个案,其中13人死亡。引起类鼻疽的类鼻疽杆菌存在于土壤、水池及积水环境中,主要由皮肤伤口接触受病原菌污染的土壤或污水传染。

罗一钧表示,台风后的强风暴雨,易使土壤和泥水中的类鼻疽杆菌暴露于地面,更易传播,慢性病患感染后重症机率较高。若此次台风造成广泛的淹水,将导致土壤、污水、空气中的病菌增多,不只南部,全台都要特别预防,未来1个月都要注意。因类鼻疽的潜伏期介于1周~1个月,预估未来1周病例数将明显上升。

类鼻疽常见病征包括发烧、头痛、局部肿痛、溃疡、胸痛、咳嗽、咳血及淋巴结肿大,可导致皮肤脓肿、肺炎、脑炎、败血症,需尽速以适当抗生素治疗。疾管署提醒民众,台风天应尽量待在室内,避免开窗,建议于室内外皆佩戴口罩,避免吸入空气中带有病菌的尘土或水滴。

疾管署提醒,台风过后为类鼻疽疫情高峰,民众应做好个人防护措施,避免皮肤、伤口直接接触或吸入受污染尘土、土壤及污水,降低感染机会。如出现疑似症状时,尤其高风险族群,应尽速就医并告知污水、污泥相关暴露史,以及早诊断获得妥善治疗。医师诊疗遇有疑似个案,应尽速评估给予抗生素治疗并于24小时内通报及采检送验,以利卫生单位采取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