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新物种:河蚌青年

7月已至,又一批青年向学生时代作别。四年前,他们怀揣希望与憧憬,从全国各地来到了超然于世的象牙塔;四年后,他们由象牙塔走向全国各地,带着迷茫投入了真正的挑战。在现实的浪潮的推动下,一批批年轻人不由自主地跃入了社会的海洋,仿佛南下的鲫鱼成群游过长江。

江河中有不少急流暗礁,人世间也不乏困难与挫折。有人醉心于挚爱之物,却因为“没用”被贬低的一无是处;有人从天亮卷到天亮,但刚到家就被要求12点前交方案;有人努力翻越着障碍,可一次失手就疼得顿感世界毁灭。

这样的青年并不罕见,他们在写字楼的办公桌前,在工厂的工位上,他们是被生活不断磨砺的奇石,是被现实重拳出击的你我。

社会的困难如雨点般落下,被雨打成落汤鸡的青年心态欠佳,顺势开发出了许多地道儿的表达方式:

还能撑一撑的,会说卷;快撑不住的,会说苟;不打算撑的,会说躺;打算爱谁谁撑的,会说摆。千言万语汇聚成一句话:我累了,想歇息一会儿,没人能要求我一直保持积极与活力,我将誓死捍卫我自闭和emo的权利。

当代青年的中场休息模式多种多样:没条件的往往上班摸鱼,带薪蹲坑;有条件的喜欢下班就走,天大的事儿等上了班再说。更有条件的就舒服多了,嫌累就先不就业,干卷了就先辞职,一年歇上它十几个月,或游山玩水,或出国留学,过一个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gap year。

但休息终归有个头。当精神充满电,身体满血复活后,我们该往何处去呢?

一个很受欢迎的选择是继续躺,一直躺平一直爽,可人终究不是为躺而躺的。大多数青年的躺平并不是因为怕累,他们其实不怕辛苦,只怕累的不值得。

世俗的眼光中,回报的定义十分狭隘,通常局限于职位和金钱。然而,并非所有人都眼羡盛名与红利,人生的成绩也从来不止有一种定义:做高薪工作是成功,把爱好玩出花也是成功;去一线城市感受前沿是成功,在山水之间发掘内心也是成功。

没人能强求所有青年有相同的理想,他们热爱的每一件事,希求的每一种人生,全力以赴的每一个梦想,都是追寻独特的成功,都是为了实现独特的自我价值。

就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路上,不少当代青年慢慢发育出了一种独特的状态。

他们不再选择躺平或卷王这两个极端,而是在积极与沉寂的状态间自由切换:感到累了就静心一阵,养精蓄锐,将身体调整至舒服的状态;想奋斗了就拼搏一波,火力全开,让生命迸发出华丽的色彩。正是在这一切一换之间,当代青年们打磨出了闪闪发光的珠华,惊艳了曾将他们等闲视之的世界。

这些青年的状态像极了一种生物:河蚌。

河蚌生活在河流、湖泊与池塘,它们常常受水流驱动,随着潮涨潮落而浮浮沉沉。河中有很多泥沙,常常会钻入河蚌的壳。

当泥沙进入壳时,它的外套膜就会加速分泌珍珠质,将泥沙包住,一开一合地吞吐泥沙。经过无数次的开合,河蚌终于让泥沙发生了质变,将这一黯然无光的杂质砥砺成了熠熠生辉的宝珠。相似的是,当代青年们也在一次次地自闭与想开、蛰伏与爆发中沿着自我实现的道路一路向前,蜕变成了更理想的自己。

近日,比亚迪与bilibili联合推出的青年态度片《河蚌青年》,就致敬了这群像河蚌一样很棒的年轻人。

(河蚌青年视频)

如同片子中演绎的一样。河蚌青年们始终处于矛盾的状态下:一会“自闭了”,一会“想开了”。但他们没有在情绪拉扯中自暴自弃,反而通过一开一合,在积极与外界互动和潜心打磨自我之间灵活交替,并始终走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

河蚌青年或许开合频繁,或许走得很慢,但决不随波逐流;他们一面接受着生活的历练,一面沉下心耕耘自己的梦想,在无数次开合中把经历的痛打磨成光芒,最终孕育出了那颗很棒的珍珠,让自我的独特价值闪闪发光。

这些“河蚌青年”中,有高中毕业后成为一名隐士,通过研读古诗词取得斐然成绩的up主;有拒绝按部就班的工作,选择旅行,通过步行、骑行发现更广阔天地的流浪客;有从海外奔赴中国偏远山区,为扶贫而扎根大山十几年的国际主义者。

在旁人的误解和轻视中,河蚌青年们坚定的选择了认同的目标和意义。在踽踽独行的路途中,在无数次开开合合的过程里,这些”河蚌青年“不仅变成了更优秀的自己,也给世界创造了更多的美好。

对如今的青年来说,无论是即将步入社会,还是已在职场背负责任;无论是刚进入陌生的环境,还是已身处特定的位置,只要你勇敢做出选择,并在选好的路上坚定自我,无论走的有多慢,无论要经历过多少次开开合合,你终将变成一个闪闪发光的自己,成为那只真的很棒的“河蚌”。

总有人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总有人说,这是最坏的时代。

每个人的境遇迥异,对生活的看法也各不相同。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或许可以选择一开一合,在火力全开与深潜蓄力之间发掘内心,肯定真实的自我,在见识广大的宇宙后孕育好自己的小天地,在人生的长河中做一只开开合合的河蚌,当一名切换自如的”河蚌青年“。

世界如一条大河,涛涛向前,奔涌不息。

但是,一个个年轻的河蚌,完全可以让河水泛出熠熠的珠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