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人的「警示带」大变身 英国V&A邀台湾艺术家陈亮融参加伦敦设计节

文 / 中央社

台湾艺术家陈亮融受伦敦V&A博物馆邀请制作新作品,于2024年伦敦设计节期间展出。她以「伸缩警示带」为主要创作媒材,探讨边界与其可伸缩范围。

伦敦设计节(London Design Festival)是一年一度重要节庆,伦敦市长沙迪克汗(Sadiq Khan)也对设计节表达支持。他认为,对各式各样的想法、创新以及来自不同背景的人们,应保持开放态度。

陈亮融出身工业设计背景,擅长将日常生活看到的物件转化为艺术作品,创作大多跟自身经验息息相关。她说,很幸运能收到V&A博物馆邀请,确定合作后,曾花上一整天,观察V&A博物馆内人们的行为与互动。 陈亮融发现,闭馆时使用伸缩警示带虽不具有强制禁止功能,却成为约定俗成的软性屏障。

@liangjung_chen 分享的贴文

透过V&A博物馆牵线,她联络到英国当地伸缩警示带制造商,并到工厂参观。 她指出,除了生产警示带以外,这家公司也有红龙(伸缩围栏)、栅栏等其他具屏障功能的产品。由于这些产品出口全球,因此需要配合不同的文化,研究各国控管人群与队伍的习惯。她与制造商对话过程中,更加确定要将「伸缩警示带」作为作品核心的想法。

陈亮融表示,观察人们如何跨越伸缩警示带很有趣,有些人弯腰穿过;有些人打开卡榫;有的则直接跨越,这些都成为她的创作灵感。 陈亮融说,跟V&A博物馆合作是很难得的机会,馆方在创作上提供许多资源与机会。除了定期与策展人凯莱(Meneesha Kellay)开会,也与其他部门的策展人与负责人讨论作品发展的可能性,像是织品、当代设计收藏、展览布置、健康与安全(health & safety)部门都曾与她对接,给予不同面向的建议。

除静态作品外,开幕式表演也是展览焦点之一。 陈亮融与其他艺术家跨域合作,包括声音艺术家安婷、舞蹈家赖耘琪与柯哈尔(Eloy Cojal),以及织品设计师Sophie Wang,将作品核心「伸缩警示带」结合声音、舞蹈与服装进行动态表演。 陈亮融认为,伸缩警示带非常具有表演性,虽然作品为静态呈现,但她与合作的艺术家们巧妙运用警示带收放时的声音,以及舞者被警示带纠缠与被限制的感觉,创造出将警示带推到极限的紧张感。

V&A博物馆在2022至2023年间吸引全球近300万人次旅客。伦敦设计节与V&A博物馆常年合作,透过一系列在博物馆内展出的艺术装置,带领参展者体验如何用设计塑造空间、凝聚人群以及促进人们的仪式,并探索全球文化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