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说流行语时 我们在想什么

当我们说流行语时,我们在想什么(图/读者杂志提供)

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

也是一种思维工具;

语言不仅塑造了我们的社交方式,

也塑造了我们的认知方式。

当我们在说流行语的时候,

流行语也不可避免地

在影响我们的思维活动。

现在的网路流行语,虽然有新鲜、活泼、接地气的优点,但也存在三个明显的缺点:浮夸化、标签化和浅薄化。浮夸化就是追求夸张的语义表达,动不动就封「王」称「霸」,说「神」道「仙」,语不惊人死不休。标签化就是把复杂的社会现实以及复杂的人物和事件,都粗线条地画分为有限的类别。浅薄化就是不追求形义配合的深层语言趣味,而只进行形式上的浅加工,能夺人眼球就够了。谐音梗就是浅薄化的一个典型例子,每年通过谐音的方式会产生大量的流行语,比如「蓝瘦香菇」(难受想哭)、「集美」(姐妹)、「雨女无瓜」(与你无关)等,究其实质只是换了一个别字记音,和修辞中巧妙的谐音双关不可同日而语。

网路特殊的传播方式是造成流行语缺点的一个重要原因。借助网路,今天的流行语发展出一种病毒式的传播方式,其使用率呈几何级数增长,传播速度之快令人难以想像。一个新鲜的说法,可能会在一夜之间就传遍网路。但是,传播快也带来一个负面影响─缺少了时间的过滤和积淀,泥沙俱下,鱼龙混杂。

流行语本是语言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在任何时期都是普遍存在的。在网路时代之前,流行语往往是从文学作品、影视作品、春节联欢晚会中流传出来的,经过长期的口耳相传或者文字媒体的广泛引用才能流行起来,所以留下的一般都是「文质兼美」的精品。如果说从前的流行语是久经考验的「经典款式」,让人一用就忘不了,那么现在的流行语就是「新潮产品」,尝个鲜就很快下架。在这种形势下,浮夸化诉诸强烈的情感表达,标签化夺人眼球地凸显特征,浅薄化立竿见影地无厘头搞笑,这些都是促进快速传播的高效手段。

网路流行语的这些缺陷肯定会对使用者的思维方式产生深远影响。如果长期使用浮夸的流行语,难免会养成一种过度夸张的思维习惯,用情感的宣泄来代替理性的思辨。对习惯使用网路语言的一代人来说,似乎所有的东西都是被放大的,好像说出的任何话语都可以加上一个感叹号,都能以「哇哦」「哇塞」这样的情绪表达出来,但是对精微细腻的思想感情,就缺少识别和表达的能力。

热衷于到处套用网路流行语,也很容易简化思维活动,采用「贴标签」的方式去和别人打交道。仔细辨析的话,可以发现标签的类型就那么几组,只不过是换了一个热点事件就换一种表达,比如「社畜」「996」「打工人」,它们流行起来的时间不同,但都表达了同一个核心意思,并没有太多观念上的创新。在人际交往中,按照这样简单分类的方式去评判他人,我们就不愿意去深入体会一个人身上的复杂性和全面性,而用「海王」「后浪」一下子就对号入座了。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网路语言暴力频繁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即使在赞扬别人的时候也不例外,所有和疫情斗争的人都是「逆行者」,不再去思考「逆行」的动机、过程和压力,不再去思考不同逆行者之间的细微差异。网路流行语里的人物都是扁平的,不是立体的。显然,这种语言使用方式对我们认识世界、看待社会、处理人际关系都是有很大危害的。

浅薄化也会带来追求快速反馈、放弃深度思考的习惯。使用者希望话语一经使用就引发别人的关注,用最低的成本去求取最大的收益。长此以往,我们的语言就会粗鄙化,我们的思考也会肤浅化。用别字代替双关,用搞笑代替幽默,哈哈一笑之余没有可回味的东西,还会逐渐对这种快速刺激上瘾,放弃对精致事物的追求。就像长期用鸡精做菜,虽然会带来口感的迅速提升,但久而久之就会败坏味蕾,人就不再能体会到真正鸡汤的醇厚了。

流行语的诞生、传播和消亡,本来是语言正常的新陈代谢,这种新陈代谢一直在进行,但是网路传播极大地提升了流行语变化的速率,我们要留心的不仅是它们对语言规范的影响,更要警惕它们对思维方式的冲击。慎重地对待语言,就是慎重地对待我们的思想。

(畅畅/摘自《咬文嚼字》2021年第5期,图/肖文津)

本文作者:徐默凡

(本文摘自 《读者杂志 8月号》)

《读者杂志 8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