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只smart决定被驯服

文 | 嗷嗷胡

如果体验过旧款smart的“澎湃丝滑”,再落座全新smart精灵#1(参数丨图片)的驾驶席,看着中控屏上的“灵感星球”,唤出语音助手虚拟形象——一只小狐狸,小王子上身式的灵魂幻听出现了:

“请你驯养我吧!”

赌五毛smart团队里至少有一个《小王子》迷

吉利从奔驰手中收购smart半数股权,smart国产加入吉利麾下电动大家庭,这已经是三年前的事了。二十年前Swatch+Mercedes+ART的梦幻组合,并没有让破天荒的微车fortwo变成一门正经生意。

精灵#1是smart改天换地后的新时代处女作。一方面改由吉利方面主导工程开发,奔驰主要负责设计工作;另一方面用上了SEA原生纯电架构,尺寸也放大至紧凑级,成为了smart第一款“正经”四门车和“正经”电动车。

当年斯沃琪集团尼古拉斯·哈耶克的天马行空远去,smart告别童年幻想直面现实,重新加入主流市场的红海,于是我们有了全新的smart精灵#1。

“精品小车”的救赎

告别了非主流,但smart也不能过于膨胀(物理),精灵#1的定位是那些“主流”细分市场中的尺寸低限,紧凑级SUV。4270mm车长,代表性参照物是MINI COUNTRYMAN、大众高尔夫(当然后者不是SUV)。

早在这次试驾之前,smart就已经售空了2022年的全部配额。尽管本胡一向认为不能由售罄直接推导出是需求过多,但具体于smart而言,今年整个第四季度的产能不该是限制提车时间的原因。

更何况精灵#1所面对的,确实是一个几无对手的空白细分市场。

20万元级纯电市场,拥挤却又布满了空隙。如果你只是需要一辆便宜大碗的家用轿车,传统自主有比亚迪、广汽;如果你想要一辆新鲜流行的智能轿车,新造车有小鹏、零跑。

可如果你对什么汽车行业新四化毫无兴趣,只想要一辆好开好用成熟放心的车开;对后排要求不高只是偶尔塞几个好友,对空间要求不高但偶尔需要拉着物资出游;不想如网约车一般沉闷无趣,不想品牌气质形象过于“自主”……那么值得考虑的基本只有smart精灵#1和大众ID.3/ID.4。

不知不觉,我们进入了多年前汽车杂志们乐此不疲的月更话题:精品小车。

今天的视角看,“精品小车”其实不是一个固定概念,20多万的MINI相对于帕萨特凯美瑞是精品小车,10万的飞度相对于捷达宝来是精品小车。今天20万元的紧凑级小车精灵#1,相对于同价位的中型车们,也是小型化但精品化的差异打法。

燃油车时代,精品小车总是和空间狭小划等号,于是叫好不叫座成了一致的结局。电动化带来了一个机会,而纯电平台利用了这个机会。精灵#1基于SEA纯电架构中的SEA-2平台,不顾内燃机布置需要后,得到了64.4%的轴距/长度比。

尽管车身长度只是紧凑级的不到4.3米,但四轮贴近四角使得轴距达到了2750mm,比车长接近的MINI COUNTRYMAN和高尔夫分别多出了80mm和114mm,大概相当于凭空做了一次“L”(加长轴距)。

所以虽然说精灵#1适合“对后排要求不高”的消费者,但其实车内尤其是后排空间,远没有“精品小车”听上去的自带debuff。除了确实没法像中大型车那样二郎腿自由,精灵#1后排哪怕长途出行也是空间足够的。

被驯服的“狐”

前两代smart fortwo仅用1.0L和0.9T三缸机,配合饱受“好评”的AMT变速器和干式双离合,就收获了足以媲美众多V8、V12的“难驾驭”口碑。前些年盛行的汽车分时租赁,更让众多非车主也能体验到驯服smart的乐趣。

这也是没办法,fortwo的祖传体型和成本定价,决定了包括驾驶性能在内的许多方面打折扣在所难免。而到了新生代的精灵#1,smart这个名字终于可以朝坐标系上“好开”那头挪一大截。

BRABUS版,多出了前电机(左)

仍然是受益于SEA架构,精灵#1是这个价位上,最早一批采用后五连杆悬架和后轮驱动(为主)的主流纯电车型(不算微车小面皮卡)之一。作为标配的200kW后电机,也要比同价位的ID.3、深蓝、海豹等功率高出一截。

体现到现实道路中,6.7秒破百的加速性能,保证了日常道路下充足的动力储备。当然不能指望这辆小车像极氪001那样让你惊掉下巴,精灵#1给人的感觉是自由自在、游刃有余。

城市中的油门响应足够敏捷,同时又并没有过往电动车的眩晕感,非常符合紧凑SUV的都市通勤属性。哪怕开到100~110km/h高速,仍保持着足够的再加速性能,最高车速达到了180km/h,对于单级减速的纯电车已不低。

可喜可贺的是,尽管已经算是一辆土生土长的中国车,smart并没有将精灵#1搞成软趴趴的烂路神器,前后悬架都留足了韧性,高速出匝道深踩油门车身姿态也不会有明显的载荷转移。低速经过减速带时余震很少,表现出的整体感也许会让你惊喜,完全对得起欲拒还迎的奔驰logo。

smart给精灵#1设置了三种驾驶模式,四挡动能回收还包含了单踏板模式。不过即便是单踏板模式,拖拽感也只是大致接近Model 3的强动能回收,低挡位则几乎感受不出特殊减速,对于眩晕敏感乘客非常友好,smart的动能回收策略更偏向保守。

66kWh电池组理论上可以提供535km的CLTC续航,高配版本受益于电机用上了SiC控制模块提升至560km。我们实测20~30℃温度大半高速120km/h,伴随“反正不是自家车”的强劲空调,百公里表显电耗轻松低于15kWh,约合满电实际续航440km。

对纯电动车标称续航“折扣”有概念的话,应该能理解这是个还算不错的水平。由于试驾车为配备SiC模块的高配车型,低配版本或许续航水平会稍低一点。

精灵#1当之无愧成了有史以来最好开的smart,这建立在之前实在不太好开的基础上,不过即便横向对比同价位竞品,精灵#1在驾驶性方面也遇不到什么像样挑战。更小的车身、更大的电机、更出色的结构是基础,更重要的是并没有贪图全能,反而更适合这样一台注定前排为主的小车。

新奢不是轻奢

通常来讲,一旦谈到“轻奢”,很难逃过穷嫌富不爱、最终无底线下沉的剧情。smart和MINI、甲壳虫,曾经是人们固有印象中女性车的三个代表。往下比更显精致,往上比没那么豪奢,是为轻奢。

精灵#1这次选择的话术是“新奢”。新字体现在设计和装饰,车内大面积的硬质饰板是PVD真空电镀工艺的INS膜片,相对于保守的黑色软包其实是一个比较冒险的设计,也引发了一些争议,但实际上肉眼带有珍珠感的视觉效果并没有照片上的“塑料感”。

奢字则主要体现在细节。比如很难想象这样一辆走年轻路线的小车,也藏着三种组合的香氛系统;比如smart与极氪、路特斯很相似的小仪表盘+HUD布局,间接实现了HUD全系标配。作为一辆高车身的SUV,全景天幕也没有像某些纯电轿车那样砍掉遮阳帘。

矗立于中控台的12.8英寸大屏才是全车视觉重点,全系采用骁龙8155芯片保证了系统流畅度,各种操作基本与日常操作手机平板无异。车机系统UI很爱小狐狸形象,不仅右下角会有虚拟语音助手形象,连空调界面都是一只傻狐狸在吹风……

不过缺点bug也不是没有,大概是系出同门的结果,smart的车机UI逻辑与极氪001一样:在导航过程中,无论操作空调还是音乐都是整屏跳出,地图会消失得一干二净,暂时失去了路线引导。当然HUD和细长的仪表屏能指示方向,但终究不及大屏地图直观。

“灵感星球”在主页占据了中心位置(文首图),smart似乎对其非常重视,不过目前这个星球除了会随着三种驾驶模式,切换到星球的三个角度,貌似是没有更多实际的功能。而星球旋转作为驾驶模式的切换提醒,也没有传统方式比如变换底色来得直观。

其实可以看出,smart在努力构造出一个与众不同、打破常规的UI设计模式。“灵感星球”成功地与“地图为背景”的老套路区别开,整体配色风格也特别小清新。不过代价是略显散乱的控件布局,以及实用党们的挠头不解,好在都有OTA进一步优化的机会。

2004 smart forfour,国内还能见到活的

其实精灵#1并不是smart第一款四门车。初代forfour是一辆正经的四门两厢车,国内偶尔还能见到遗存;二代forfour变成了fortwo拉长版,正式进口依然能见度极低。纯电版fortwo不新鲜,所以精灵#1也不是第一款纯电smart。

忽略那些没卵用的虚名吧,精灵#1是smart由另辟蹊径走向主流竞争的标志。对于MINI、smart乃至菲亚特500这样与小车形象绑定死的名字,4米出头的紧凑级SUV,可以看作是它们对市场的最大妥协,也是顺利叫座的最小尺度。

概念上尺寸被市场驯服,具体上动力被电驱驯服,smart终于有了一个能正面参与竞争的身躯和机遇。精灵#1努力做到了基本没有短板,市场上却还没有一个像样的直接竞品。大众ID.3实际上更小也更廉价,ID.4、零跑C11更大也更大路。

自主品牌们的向上升级创业未半,20万元级哪怕新造车品牌也没有竖起品质这杆旗。外资品牌们刚缓过神还无暇顾及小车,本应是最大敌手的纯电MINI迟迟没能落地。

smart在一个恰到好处的时间,来到了恰到好处的位置,以至于难度降级到只需拒止一些非直接竞品,精灵#1简直绰绰有余。对于那些需求并不明确的消费者,smart是在打小巧精致的差异牌。而对于明确更看重品质感、认可smart品牌的群体,“人们只了解他们驯服的东西”,狐狸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