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安管理難急就章 學者籲策略應「打疫苗」非打地鼠
学者认为道安管理不能急就章,呼吁建立打疫苗而非打地鼠策略。示意图,与新闻当事人无关。记者潘俊宏/摄影
2022年底,国外媒体报导台湾行人地狱后,政府透过修法、中央提供地方经费,改善危险路口,盼早日洗刷罪名。学者认为道安管理不能急就章,呼吁建立打疫苗而非打地鼠策略。
淡江大学运输管理系教授罗孝贤说,道安管理无法急就章,尤其观念的改变更需要时间,在道安工程上,当面对民众权益时,需要较多的沟通时间,多年前他担任台北市交通局长时,为了在一处道路两边都铺设人行道,因店家抗拒,沟通时间长达1年,最后折衷只做一边,工程只花了3个月。
罗孝贤提到,在道安教育上,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在终于中小学有交通安全课程,但每学年才4小时,因不是考试科目,有些老师很重视,也认真传达交通安全知识,但也有老师不太想花心思,甚至直接放宣导影片,难达安全教育效果。
罗孝贤说,如果无法建立正确的交通全知识,即使易肇事路口改善完,再好的道路环境仍有危险。
阳明交通大学运输与物流管理学系副教授吴昆峰说,台湾的道安管理基本上仍是「危机处理」或「打地鼠策略」,从来都不是「打疫苗」的超前部署,这才真正是道安危机来源。
针对中央大力补助经费,各县市也积极推动改善危险路口的做法,吴昆峰提出更深一层的思考。
吴昆峰说,路口设计就是尽量帮忙减少人的失误,所以要充分考虑人是怎么感知、判断、动作的人因过程,不能只以工程角度思考,应要多从使用者的回馈来设计。
其次,路口的改善要有证据支持,例如美国目前已经开始讨论,用85百分位的运行速率来设定速限的证据何在,台湾目前的道路设计元素,多半很缺乏有助安全改善的本土实证研究。
吴昆峰解释道安管理的打疫苗概念,就是透过了解用路人在什么时候容易发生失误,然后主动全面检视哪些地方有同样的状况,并逐步去改善,而非等到事故多到变成易肇事地点才去补救。
吴昆峰举例,从研究发现,当左转车道的布设没有考虑驾驶人反应时(如:无偏心设计),容易导致驾驶人违规或需要紧急变换车道,因此造成较多擦撞,所以左转改成完全偏心的设计会改善路口安全。这时政府部门就应该全面检视辖内所有左转车道,并逐步改善,达到预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