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芭比》大玩女权打败阿汤哥!玩具公司美泰儿咸鱼翻生

「21世纪最具颠覆性的大片。」《滚石》杂志如此形容《芭比》。片中饰演芭比的玛格.萝比(左)和饰演肯尼的莱恩.葛斯林(右),也凭演技获得观众高度肯定。(来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逾60岁的老产品,怎么展开新生命力?美泰儿(Mattel)的答案或许是「先让它变有趣」。电影《芭比》(Barbie)大卖让芭比娃娃母公司美泰儿咸鱼翻生,这反映它贯彻「先想客户,再想自己」的结果。

这部电影登上今年首周最卖座电影,上映两周,全球票房已逾7亿美元(约合新台币277亿元),超越汤姆.克鲁斯(Tom Cruise)主演的《不可能的任务:致命清算第一章》。这部作品还掀起一股新浪潮,从名人到网红,纷纷穿上粉红色系服装,「芭比粉红潮」(Barbiecore)成为社交媒体上热门关键字。

然而,这股风潮的源头美泰儿,曾被流行文化抛弃;金发碧眼苗条的芭比娃娃,近年来被批评为物化女性而销量下滑。美泰儿总裁兼营运长迪克森 (Richard Dickson)就说,「女孩看着我们说,『你们落伍啦!』」10年前美泰儿市值曾达近160亿美元,如今腰斩不到80亿美元。

这家看似过气的公司,却缔造出新风潮,靠的是对策略的清晰定位,并在行为上坚守品牌价值的结果。

2018年,克雷兹(Ynon Kreiz)接任美泰儿执行长,他是4年来第4位。他上任后首先订出智慧财产权战略——将旗下玩具授权出去,拓展成各种作品。

这个战略并不新鲜。丹麦积木大厂乐高(Lego),早就制作一系列热门动画电影;美泰儿的主要竞争对手孩之宝(Hasbro),更早将他们的玩具机器人打造成《变形金刚》系列电影。

但美泰儿有两个对手没有的优势,一是他们有海量又著名的玩具品牌。从芭比娃娃到汤玛士小火车,克雷兹认为,美泰儿拥有的儿童娱乐项目「仅次于迪士尼。」

论知名度,《芭比》里扮演主角的玛格.萝比(Margot Robbie)说,芭比娃娃「几乎和可口可乐一样有名。」这些品牌先天就是一块沃土,稍加耕耘就能有所收获。

美泰儿的第二长处是「后发优势」,也就是避免前人在授权过程时踩过的坑。

《变形金刚》上映后的2008年,孩之宝与环球影业(Universal)签署6年协议。然而孩之宝卖出的版权包括《大富翁》和《糖果乐园》等项目,其实并不适合拍电影。因为角色与设定问题,「这一安排遭到舆论无情的嘲笑,」《纽约客》(New Yorker)评论。由于翻拍砸锅,2012年环球便付出数百万美元,终止双方合作。

这其实反映品牌「过度使用」的问题。跟风授权列车的美泰儿,怎么摆脱外界对卖品牌捞钱的质疑?

《芭比》编剧与导演经纪人巴伯 (Jeremy Barber) 就曾喊话:如果奥斯卡名导演波拉克(Sydney Pollack,曾执导《往日情怀》、《远离非洲》等名作)今天还活着,「是否会和美泰儿一起拍电影?」

这成了美泰儿拍片的标准。他们想先拍出好作品,才谈后续一切。战略决定战术,因此美泰儿找上曾获得奥斯卡奖提名的女导演葛维(Greta Gerwig),充分授权让她用芭比娃娃这个品牌拍片。

该片出资的电影公司华纳(Warner),行销总监高斯汀(Jeff Goldstein) 说,美泰儿信任艺术家让其自由发挥,「这在好莱坞并不常见。」

但外人运用品牌的分寸该如何拿捏?若让外人太自由,与公司品牌方向不符,反而是搬石头砸自己脚。若对外人限制重重,又会扼杀创意。

在这种两难下,美泰儿的战术是「抓主线,放支线」。也就是坚持品牌半分不让,但无关品牌价值的部分,给予外人最大创作空间。

在抓品牌主线部分,一个例子是:过去美泰儿曾将芭比娃娃授权给索尼(Sony),但后者长期以来一直在制作讽刺芭比娃娃的作品。克雷兹认为这对品牌是场灾难,他上任后两个月,美泰儿就从索尼收回芭比娃娃控制权。

这次拍《芭比》,有一幕是一个少女谈到芭比娃娃伤害女孩的自尊。迪克森在拍摄期间亲自去伦敦片场,「为了这一场戏,美泰儿高层和导演及演员沟通了6个小时。」《纽约客》表示。

相较于坚持品牌主线,在品牌以外的部分,美泰儿让外人发挥创意。《芭比》片中出现的美泰儿执行长又肤浅又势利,英国《卫报》(Guardian)好奇:「美泰儿怎么愿意忍受这些?」

这是因为该公司认知到:拿品牌来开玩笑,与拿经营者来开玩笑是两回事。「我们非常认真的看待我们的品牌,但我们并没有非常认真的看待自己。」执行长克雷兹如是说。

华纳行销总监高斯汀说,美泰儿愿意取笑自己,这就是该片与观众产生共鸣的原因,「因为它没有打安全牌。」支线尊重外人创意,主线坚守自家价值,才有《芭比》「票房得分,品牌加分」的双赢结果。

同时,既然邀请外部艺术家来拍片,美泰儿的目标客户,也就不可能是过去的小朋友。

《芭比》在美国分级标准为PG13——也就是13岁以上才适合看,这超出芭比娃娃3到8岁的主要客群。该片导演葛维说,「我想制作一些无政府主义、狂野、有趣的东西,」片中一位少女曾指责芭比娃娃助长消费主义,「这更像是和成年观众对话。」《经济学人》如是说。

然而,将目标客群从儿童转移到成年人,并不代表成年观众就会埋单。近年来不少好莱坞作品都宣扬平权,市场反应两极。《芭比》充斥女权意识,却叫好叫座,为何会有这种不同?

答案或许在于「反差」。曾获得奥斯卡7项大奖的《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主角辛德勒若是犹太人,他救援同胞理所当然;但辛德勒却是纳粹德国的一分子,他却帮助被自己同胞迫害的异邦人,这种反差正是吸引人之处。

同样道理,若《芭比》主角是少数族群女性,她对抗体制追求平等,毫不令人意外;如今却是金发碧眼的白人女性,挺身宣扬平权意识,这种反差才是吸睛所在。

《芭比》的成功能被复制吗?随着该片票房大捷,未来美泰儿还有14个智慧财产权将授权出去。但克雷兹也坦承,「并不是每个玩具都能成为一部成功的电影。」美泰儿在授权收入上至今也不如对手。

美泰儿未来能否成功,由市场决定。但此片当下的成功,仍具启示意义,那就是无论何时都要「先想客户再想自己。」

近来有些好莱坞作品宣扬平权,将主角刻意置换成少数族群,表面上是追求平等,骨子里却是把自己的理念凌驾于观众之上。这种「先想自己再想客户」的作品,当然会被市场唾弃。

《芭比》的成功在于:不论导演如何想教化世人,企业如何想重塑品牌,都要优先把观众放第一位。正如巴伯说的,「如果这就是人们想要的东西,我们的责任就是让它变得更有趣。」

只有能吸引观众兴趣,他们愿意埋单,自然会接受片中想表达的理念。美泰儿借着这部影片,成功诠释了何谓「尊重客户」,或许正是该片最大的教育意义。

※本文由商业周刊授权刊载,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商业周刊186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