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家劉千瑋,將家族土埆厝轉生為持續變化的創作

2016年雕塑艺术家刘千玮从德国柏林回到苗栗苑里的老家,对充满儿时回忆的家族土埆厝进行修复思考。然而这座从土地取材搭建的老宅,早已随着自然风化难以修缮,遑论新生。刘千玮笑说:「它终有一天会倒,不是老天爷推倒它,就是我推倒它。」既然这就是老屋的最终命运,刘千玮索性试着用自己的专长注入艺术思考,也许考古、也许保存,让老屋能以不同的形式延续精神。

2018年,《禁山14号》执行过程纪录。 图/刘千玮提供

延伸保存的时空,提供新的观看视角

经过第一阶段的田调采集,刘千玮将土埆厝里的屋瓦、土埆材料,以至家族留下的物件、日用品,和土墙里自然进驻的土蜂巢等进行整理与保存。除了传统的考古翻模,过程中他也藉工研院驻村的机会,挑战用3D列印修补缺角破损的古物。透过采集、破坏、修复与再制,这座土埆厝从登记于苑里「锦山14号」的建物,化身为艺术计划「禁山14号」。并于2018年原址展出,让这座充满家族情感的建筑,正式转为具公共性的展示文物。

2022年刘千玮再次将「禁山14号」搬进嘉义市立美术馆,以博物馆的框架,创造另一种观看形式,让老屋的精神得以转换到另一个时空再延续。「艺术能提供的,是相对不一样的切入世界的角度。」刘千玮解释,当一个艺术家将自己的观点、关注的事情,融入艺术品并呈现在观众面前,是有机会创造出更多的对话空间,以及与观众沟通的可能性。

2018年《禁山14号:状况列表》于原址展出。 图/刘千玮提供

2022年《禁山14号》于嘉义市立美术馆展出。 图/刘千玮提供,丘智伟摄影

这个计划开启了刘千玮对农村再生的「公共性」的思考,因而当「浪漫台三线艺术季」的委托上门时,他打算延伸农村再生的思考,深入了解当地,用艺术提供一点「服务」,让创作介入不但具有公共性,还能与地方开启对话。

让家的概念融入在地日常,开启对话

刘千玮花了一点时间观察位于新竹横山三叉埤的基地,期间也与当地人交流,发现这里不只是在地人日常散步、运动会经过的地区,里头也隐含着农村发展难以实现的地方想像,因而至今依然是荒烟蔓草,居民只会经过、不会走进去。因此刘千玮率先在埤塘上放置了几座平台,像是漂浮在草上,拼起来就成为步道,邀请人们走进这块区域。

接着他从禁山14号计划中发现的独居蜂取材,当时寄生在土埆厝土墙里的蜂巢,反客为主地将老房墙面变成自己的家,并在这人蜂共居的过程中,无意间参与了彼此的生活、成为双方文化轨迹的一部分。刘千玮延伸了这样的概念,制作两座巨大的独居蜂巢雕塑,除了加入独居蜂的生态保育,也点出农村住居的文化保存问题。

2023年《横山B计划》将土埆厝中的独居蜂研究再延续。 图/藤木植人、山冶计划提供,徐咏伦摄影

不同于部分艺术作品为了维持完整性而设置围栅,刘千玮反倒希望观众走上来、靠近作品,近距离观察独居蜂巢雕塑。从土地取材的雕塑不能永久保存,而是会随时间与天气逐渐融化、碎裂,回归土地,因此他特别在雕塑里头埋下彩蛋,让每天来此散步的居民,都能感受到雕塑一点点在变化,并在第一时间发现艺术家藏入的讯息,透过如此有机的创作,开启地方的对话。

对刘千玮来说,苑里的老屋也许形体上已逝去,但里头的元素与历史情感,已跟着他的艺术一路前往不同的时空,留下新的生命轨迹。从苗栗原址到嘉义美术馆,再到新竹横山的三叉埤;从遗址到美术馆空间,再到艺术季的公共场域,透过艺术让老屋的情感能以不同形式持续延伸、展开新的对话,如同再生。

2017年《禁山14号》土埆厝原貌。 图/刘千玮提供

◎责任编辑:胡士恩、林亚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