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对决:大陆与美国航空母舰性能对比
左为福特号,右为福建舰。(图/美国海军X)
5月1日,解放军最新的航空母舰「福建舰」,自主动力驶离泊位,展开为期8天的首次海试。福建舰也被称为003型,与先前的2艘滑跳式航空母舰相比,福建舰排水量超过8万吨,具有3道飞机弹射器,被视为「性能最接近美国航空母舰」的强劲对手。以下是这艘雄心勃勃的舰艇及其前身与美国航空母舰的比较:
商业内幕(BusinessInsider)报导,在003福建舰之前,首批两艘航空母舰为001辽宁舰与002山东舰,分别于2012年和2017年服役。辽宁舰和山东舰都是以苏联设计的库兹涅佐夫级航空母舰为基础的,其中辽宁号本身就是库级2号舰「瓦良格号」,它在苏联解体时,工程也停摆了。到了1998年,中国大陆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从乌克兰购买,当时的借口是商业用卒,用要把它改造成赌场。但实际上并没有那样做,而是完成之后的工程进度,成为具有起降战机能力的航空母舰。
山东号则是依照辽宁号的工程经验进行小幅度的修改,并融入更现代的技术,增加飞机容纳空间。辽宁舰和山东舰的飞行甲板长度均约为304尺,辽宁舰排水量约为 60,000 吨,山东舰排水量略大,为66,000 吨。
尽管投入现代化改装,但是辽宁舰和山东舰的能力,仍受到短距起飞、障碍拦阻回收(STOBAR)系统的限制,这种航舰是以滑跳坡道来使喷射机依靠自身动力升空。然而,这限制了喷射机起飞时的重量,因为需要足够轻才能自力飞行。因此战机无法挂满弹药,同时更重的空中预警机、专用空中加油机也无法从辽宁舰、山东舰起飞,这严重影响航舰的作战能力。
正因为这些严重的性能局限性,一些观察家认为,辽宁舰、山东舰应是训练平台,在其上培养合格且起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以及航空母舰的全盘运作经验。
福建舰被视为最有作战能力的航空母舰,全长 316公尺,排水量超过 80,000吨,比2艘前身更大,与美国最后的传统母舰小鹰级相若。更大的尺寸,使福建舰可以容纳更多的飞机,据信福建舰的飞机联队数量约为60架。
不过,福建舰最重要的升级,是采用了弹射器辅助(CATOBAR)系统,可将飞机快速推进到起飞升力,节省飞机的自主推力。虽然CATOBAR系统并不新鲜,早在1960年代就有,但是福建舰是世界上仅有的两种配备电磁弹射器(EMALS)的航空母舰之一,另一种就是美国的新锐航舰福特号。
电磁弹射器使福建舰能够发射更重的飞机,效率也更高,这意味着联队更加多样化。大陆目前正在开发大量新型舰载机,包括歼15弹射改型,称为歼15S,双座型电子战型,称为 歼15D(类似于 EA-18 咆哮者) ,以及名为空警600 的预警机,外观极为类似美国海军的E-2鹰眼预警机。
另外,鉴于歼15不具匿踪效果,歼35匿踪舰载战斗机也在开发中。
不过,还没有看到福舰舰的弹射测试。根据官方新华社报道,福建省的第一次海试,目标是测试其推进与电气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显然还没有到弹射试测试的部分。有报告指出该舰将于 2025 年末或 2026 年投入使用,在此之前应会看到弹射测试。
美国海军现役的航空母舰舰队,目前有两个级别:尼米兹级,有11艘,新的•福特级,仅1艘,2艘还在制作中。
10 艘尼米兹级几乎不需要再多介绍。它始建于1968年,最后一艘是2006年,时间跨距极大。平均长度332公尺,排水量约 97,000 吨,全部采用核子动力,这意味着它们的航程几乎是无限的,仅受船员容忍程度和补给品储存限制。
每艘尼米兹级可搭载约65架不同类型的飞机,包括F/A-18E战斗机、EA-18G 咆哮者电子战飞机、E-2D预警机、C-2 灰狗或MV-22运输机、和SH-60运输反潜直升机。
所有尼米兹级航均有4道蒸汽弹射器。然而,10 艘航空母舰中,只有少数尼米兹级能够操作F-35C ,因为 F-35C的维护空间和武器库需要进行改造。
2017年,福特号航空母舰正式服役,这是尼米兹级的后继,全长337公尺,排水量10万吨,是迄今为止美国最大的军舰。
它也是最先进的军舰,拥有 23 项新技术。包括新的双波段雷达系统、两个新设计的A1B型核子反应器(其动力是尼米兹级A4W的3倍),以及一个为现代化弹药电梯系统。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新装备,是4道电磁弹射器,使用了线性感应电机,福特级的出动架次率比尼米兹级提高33%;还有先进拦阻系统(AAG),除了能够承受更多种飞机的重量外,还能够自我诊断问题,并发送维护警报,减少拦阻索断裂的风险,也就能降低着舰失败的可能。
太多的新科技都需要时间磨合,虽然福特级在2017年就服役,但直到2022 年才进行首次部署,这却是好消息,代表福特级的新设备已趋于成熟。
现已有2艘福特级同型舰在船台上,分别是约翰•F•甘迺迪号(CVN-79)和企业号(CVN-80),第4艘多里斯•米勒号(CVN-81)已进行切割钢板仪式,但国会订购工作还在进行。
甘迺迪号目前进度超过90%,原计划于2024年交付海军,但现在延至2025年,届时加入太平洋舰队。企业号也出现延迟,原定的2028年交付,延后到2029 年底或 2030年初。
福特号建造时, F-35C还没有服役,使得它也只能搭载F/A-18,要到2025年进行大修时才会改装,因此,甘迺迪号才是第1艘配备F-35C的福特级航舰。
介绍完中国大陆与美国的航空母舰,现在来说一说两舰队的综合战力。从经验来看,美国操作航空母舰已超过100年;中国大陆的航空母舰舰队只有11年的历史,仍处于初级阶段。因此,美国海军拥有丰富的经验,包括人员和培训课程。
虽然福建舰具备弹射系统,但是解放军海军过去没有操作舰用弹射器的经验,或许在1985年时,以收购废铁的名义,向澳洲购买了退役的墨尔本号,上面有蒸气弹射器,所以了解了相关原理。但是大陆还是选择开发电磁弹射系统,显然他们更重视未来发展空间。
这个决定具有远见,但是也相当艰巨。以美国为例,福特号的电磁弹射器问题花了数年时间才解决,而且美国是唯一运作该新型系统的国家,中国大陆没有别人可以询问,他们也必须自行摸索。
更大的性能限制因素是,大陆所有的航空母舰都是传统动力,这意味着它们的航程有限,需要持续的油料补充。而大陆控制的所谓「珍珠炼」沿线港口,可以提供加油地点,但它们不太可能提供飞机维修与其他必要支持,因为它们更面向民用。
缺乏核动力也可能限制福建舰的出动次数,因为尚不清楚其传统蒸汽涡轮机、柴油发电机,能为电磁弹射器提供动力的效果如何。
兰德顾问公司(RAND Corporation)高级国防研究员提摩西‧•希斯(Timothy Heath)表示:「中国大陆正在进步中,但进展缓慢,还远远落后于美国。」
「中国的航空母舰很少尝试在蓝水中操作飞机,而且它们的总出动架次要少得多,每天仅10几架次,而美国每天至少170架次。」
希斯表示,尽管如此,福建舰的下水,「显示了中共海军对经营蓝水航舰的明确雄心,试图克服一些缺乏基地和燃料的问题。」
希斯说:「他们需要多年的操作和训练才能克服,但可能是时间的问题。中国计划在2035 年。建造一支由6艘航空母舰组成的庞大舰队,很可能具备核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