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福特级航空母舰 令对手胆战心惊

美国「福特」号(USS Gerald R. Ford,CVN-78)超级航母2020年6月4日穿越大西洋的画面。(美国海军)

美国做为世界霸权,航空母舰是主要的地缘战略工具,因此长年以来都保持10艘超级航空母舰规模,这样的格局已经保持了60多年,经历韩战、越战、伊拉克战争等等,以「望而生畏」形容也毫不为过。

美国最新的核动力航空母舰福特号(CVN-78,USS Gerald R. Ford),在今年10月迎来了成军之后的首次海外部署,主要与美军其他单位,以及北约盟友间的共同训练为主,可以说是「新队友与大家打招呼」,只要任务经验持续累绩,它在几年后就会取代尼米兹号(CVN-68,USS Nimitz)的位置,美国航空母舰将逐步从「尼米兹级」走向「福特级」。

福特级属于美国第2代核动力航空母舰,2具贝泰船用推进公司的A1B反应炉,较上一代的西屋电器A4W反应炉,功率增加25%,并且采用电气推进,也就是反应炉不与船轴连结,只专注于发电,再由发电系统去控制船只的推进,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反应炉不需要频繁调整功率,由电动机控制船速,也比复杂的齿轮箱来的简便,维护也更为容易。

基于尼米兹级航舰每15年就要更换燃料,整修时间可能长达3年,造成美国航舰部署上的捉襟见肘,因此A1B反应炉采用更高浓度的核燃料,预计在服役的60年间,都不必再更换燃料,也就不会影响部署工作。

另外,福特级采用电磁弹射器系统(electromagnetic catapult),取代使用60年的蒸汽弹射器(Steam catapult),效率更高,加速力道平均,有效提高舰载飞机的结构寿命;另外先进降落拦截索系统(Advanced Arresting Gear),拦截索的力道由电磁系统控制,电脑可准确的控制力量,也使飞机降落更为容易与平稳。

福特号的舰岛外型也做过明显的修正,纳入减少雷达反射考量的匿踪化设计,并采用整合式桅杆,减少多余的铁塔结构,雷达更换为最主流的有主动相控阵雷达(AESA), 也减少了舰岛的体积。

回顾福特号在2017年服役之初,总是各种负面消息不断,包括电磁弹射器的效率未达标准,并且维护与检修的频率很高(小故障不断),新式弹药升降机也经常故障,而遭到许多批评。心直口快的川普在听说这些消息后,不止一次的对福特级表示嫌恶,曾经说「支持航母用电磁弹射的人是敌方卧底」,甚至打算后续的航空母舰,改回旧式的蒸气弹射器就好。

然而,许多新设备在刚问世之初,难免都会遇到故障不断的「磨合期」,之后逐渐会随时时间而改善。事实上,福特号在服役3年后,电磁弹射系统的稳定性已经接近蒸气弹射系统,成功弹射的效率也更高。

目前在船台上的福特级2号舰「甘迺迪号」(CVN-79,USS John F. Kennedy)已经下水,目前正在舣装中,预计2024年服役;而3号舰「企业号」(CVN-80,USS Enterprise)建造进度已过半,预计2025年下水,2028年服役。4号舰「米勒号」(CVN-81,USS Doris Miller)也在规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