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博会开启“镶钻成冠”新阶段 加快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
走过“黄金十年”“钻石十年”,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以下分别简称:东博会、峰会)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开启“镶钻成冠”新阶段。
9月24日至28日,第21届东博会和第21届峰会在广西南宁举行,以“亲诚惠容同发展,镶钻成冠创未来——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建设和区域高质量增长”为主题,集中展示中国同东盟国家合作最新成果。正如商务部副部长李飞所说,本届东博会承前启后,进一步提升展会质效,将凝聚更多共识,深化互利合作,进一步推动双方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
走过2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和东盟国家的经贸往来不断深化升级,各项务实合作日益增强。目前,中国和东盟正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国和东盟正加速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迈上新台阶。
9月24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第2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并致辞。
丁薛祥表示,中国和东盟始终携手前行,已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例证。
丁薛祥指出,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将给世界带来巨大机遇。我们愿继续践行亲诚惠容理念,同东盟国家深化务实合作,谱写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新篇章。一是推动战略互信走向新高度。携手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深入对接发展规划,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更好促进地区和世界的繁荣稳定。二是推进开放合作迈上新水平。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尽早完成,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构建更加稳定畅通的跨境产业链供应链。三是打造全方位互联互通新格局。高水平共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扎实推进重要经济走廊和重点项目建设,构建“陆海天网”四位一体互联互通网络。四是拓展科技创新合作新领域。实施中国—东盟科技创新提升计划,加快联合实验室等平台建设,发挥好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等机制作用,让更多创新成果惠及双方人民。五是培育民众相知相亲新亮点。以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文化、旅游、培训、青年等领域交流合作,打造更多“小而美”民生项目,筑牢双方关系的民意基础。
多个“首次”亮相东博会
越南中原咖啡、马来西亚猫山王榴莲、泰国茉莉香米和老挝啤酒……一批又一批来自东盟国家的展品陆续抵达广西南宁,在本届东博会上亮相。
今年是东博会21周年,无论是展馆规模还是参展企业都较以往增加。据介绍,本届东博会展览规模近20万平方米,参展企业超3000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还有多项“首次”“新增”活动,“新质生产力”就是关键词之一。展会展示数字技术、绿色低碳、新能源以及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领域的最新动态和技术水平,新设了东盟高新产品展区,集中展示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的高新技术成果等。
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秘书长韦朝晖介绍,今年参展的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行业知名企业以及独角兽、专精特新等成长型创新企业较前几年都有明显增加,并新设了东盟高新产品展区,“这一创新举措不仅适应了当前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更精准聚焦自贸区3.0版谈判的重点领域,为双方合作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当前,中国和东盟正努力建设面向未来更加紧密的科技创新伙伴关系,以应对区域性和全球性的挑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王义桅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技术转移层面,东盟国家对中国有更大的期待,特别是在新能源及绿色环保技术方面,若要发展电动汽车产业,不是简单的本土化生产,还涉及知识分享和构建供应链等问题。
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副院长葛红亮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中国和东盟国家在新兴经济领域上的互利合作是多个层面的,包括中国跟东盟国家在技术交流和技术转移、产业认证上合作颇多。“具体而言,我认为这种技术合作还是依据国家不同的优势,专注在不同领域的合作,比如,中国跟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进行半导体、芯片领域合作,跟老挝进行新能源、绿色电力的合作,除此之外,中国也跟东盟其他国家在新兴领域合作上也进行了布局。”葛红亮说。
泰国国家研究院泰中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苏拉西·塔纳唐说,中国通过国际合作,把技术、经验分享给东盟,助力当地绿色发展,不断推动合作进一步升级。
此外,本届东博会还创造了更多“首次”,包括今年东博会将首次举行展品评选活动。同时,增加更多“小而美”“精而专”的经贸对接活动,为企业免费提供更多的新品首发首秀活动。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迈向3.0版
伴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东博会于2004年正式拉开大幕。多年来,东博会和峰会不断助力中国和东盟区域间的经贸往来不断提升,成为有力的助推器。
过去20年来,中国和东盟经贸合作硕果累累。据中国海关统计,自2004年以来,东盟国家与中国双边贸易规模快速扩大,从2004年的8763.8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6.41万亿元,年均增长11%,较同期中国外贸整体增速快3个百分点,占中国外贸总值比重由2004年的9.2%提升至2023年的15.4%。
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8月,东盟继续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对东盟进出口4.5万亿元,同比增长10%。中国和东盟经贸合作持续升温:连续15年,中国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连续4年,东盟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在不断跃升的经贸数字背后,中国和东盟逐步建设更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王义桅认为,在世界经济格局加快演变的背景下,中国和东盟运用区位优势、制度优势和自然分工,构建起更加牢固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这背后既体现RCEP生效的制度性红利,也是中国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所带来的优势。中国和东盟的经贸合作迎来很多新变化,从传统的货物贸易向着新型贸易发展,包括跨境电商、数字化和知识产权、文化旅游等贸易形态发展。
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副所长雷小华表示,目前,中国与东盟逐渐形成“东盟向中国出口初级品—从中国进口机械设备和中间品—再将消费品出口给中国和第三国”的互利共赢的“区域循环”模式。中国和东盟构建起价值更高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双边的合作才会更加稳固。
升级发展的东博会和峰会,也继续发挥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平台作用,举行一系列活动,包括中国—东盟商界领袖论坛、中国和东盟10国国家工商会会长联席会议等,围绕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等凝聚共识。
如何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的建设,是本次会议的重点议题之一。王义桅表示,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可能会涉及体制机制的话题,比如针对东盟国家市场的准入和保护。葛红亮则认为,谈判将聚焦在关税优惠,特别是农产品和农副产品的优惠,具体内容包括服务贸易法律层面上的程序以及重要的规范。
借助东博会平台寻新机
不少观众发现,本届东博会展馆增加了许多新元素,特别展示了各国数字技术、绿色低碳、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领域最新行业动态。除此之外,中国—东盟优选产品展示区是展厅的亮点,重点展示东盟国家代表性展品,以及从本届开始每届评选出的获奖展品。
东盟国家仍是博览会摊位“大户”。从参展结构看,东盟及区域外国家在主展区展览面积占比达30%,东盟国家展览规模在国内上千个国际展会中继续保持为最高。
记者还在现场发现了不少参展的“老”面孔。日本品牌镰仓衬衫社长贞末奈名子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次是她第二次来到东博会,主要是为了品牌宣传,希望在这次展会上对来自东南亚的客户以及全球的客户做品牌宣传及介绍。
她告诉记者,受益于RCEP的全面实施生效,公司针对东南亚国家,特别是对泰国和新加坡出口的商品数量有了较大的提升。她介绍,目前镰仓衬衫面向东南亚的销售比例只有2%至3%,在泰国、菲律宾等国家均有销售网点,未来希望提升产品知名度,增加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和销售机会。
新疆是今年展会的主宾省份。新疆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是通往中亚和欧洲的门户,如今借助东博会的平台,扩大对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和链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24日下午举行的2024中国中国—东盟丝路(跨境)电商开放合作主题推介活动上采访了新疆四物维茶的市场经理杨书婷。她介绍,四物维茶类似目前网红奶茶,不同的是选材和制作工艺,材料里有维药成分,工艺源自和田药茶的传统制作技艺。杨书婷说,“我们希望借助东博会的平台提升四物维茶的品牌知名度,把好东西分享给更多的人。”
商家借助东博会寻找更多的商机,而东博会平台也创新应用为企业提供服务。据介绍,本届东博会创新设置东博会、峰会常设展厅,利用云上东博会为企业提供预撮合和精准配对,“线上+线下”多元化服务中国—东盟经贸合作。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谭丕创介绍,本届东博会邀请了更多区域外国家参展参会,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首次参展,首次举办澳大利亚企业广西行、侨商侨领广西行等。此外,本届东博会展期将由4天延长到5天,比上届增加了一天公众开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