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自贸加快嵌入式发展
霍 达中国与东盟十国领导人不久前宣布实质性结束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并发表相关联合声明。这是否让那些此前唱衰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的少数西方媒体脸上火辣辣的?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中国、也是东盟与外部建立的第一个自贸区,双方贸易逐步深化。2022年11月的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启动了3.0版谈判,涵盖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和供应链连接等领域的合作。中国已连续15年保持东盟最大贸易伙伴地位,2023年双边贸易额高达9117亿美元。有少数西方媒体不久前称,中国力推与东盟自贸区升级,但在电动汽车和电商等领域对东盟国家来说形成压力,试图对此次升级的前景制造悲观舆论氛围。对于东盟与中国的合作,不应从单一的视角理解为产品的输出或是行业的竞争。东盟与中国的经贸合作与往来是市场发展的自由选择,是新一轮技术革命驱动下,开放包容与普惠创新的耦合式双赢所呈现出的国家间高质量互信合作伙伴关系,是企业、行业、区域间各生产要素通过资源优化配置进行深度融合所形成的理性选择机制。第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升级,将通过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进一步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如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昆明综合保税区、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四区”资源要素联动,积极推动了中国—东盟边境地区开放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飞地协作”“一照多址”“单一窗口”“边民互市”等贸易便利化制度创新,进一步加快了中国—东盟区域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今年1至8月经磨憨口岸进口的泰国榴梿累计达24.5万吨;2023年磨憨加快推动边民互市贸易转型升级,贸易额达到54.36亿元。中老铁路班列拉动了水果、咖啡、空调、新能源汽车等2000多种商品的跨国流通。不断加深的边境贸易合作进一步加快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网络的嵌入式发展,为应对经济不确定性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持,同时为加快推动全球贸易自由流动注入了新的活力。第二,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升级,将通过打造生态优势高地进一步构建敏捷供应链的数字经济底座。例如京东在越南运营的Long An项目和Hai Phong项目,形成了连接越南南北的基础设施网络,为当地提供了高标准和智能化的仓储服务,显著提升了物流效率,同时利用便利的交通基础设施服务于国内和国际贸易。随着智能手机和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年轻消费群体的增长,东南亚电子商务交易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860亿美元。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升级将进一步推动贸易流通中的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形成“四流合一”的贸易方式,通过全球范围的区位经济和网络分工突破传统的生产和贸易格局。第三,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升级,将通过开放经济中的逆向创新,进一步拓宽区域间民生合作的公共产品供应平台。如中国一家锂电子电池企业投资兴建的印尼锂电池负极材料工厂正式投产,为印尼在该领域的市场供应和锂电池生态系统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持,同时也进一步加快了印尼进入电动汽车产业全球供应链的进程,较大程度地提升了当地的劳动就业与经济增长附加值。中国—东盟自贸区绿色、数字化、创新、普惠性开放合作,将进一步推动产能合作与民生合作的协同发展;通过产业链、创新链、金融链、数据链的多链融合,将积极释放新一轮技术革命在经济社会中的正外部效应,促进区域自由贸易的可持续生长和繁荣。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升级是双方亲诚惠容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体现,也是新经济增长背景下创新驱动型贸易升级的重要形式。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升级和发展,为泛南亚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同时也为全球自由贸易网络的嵌入式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作者是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国际商务系主任)